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腫瘤患者的“新冠之戰”

      發布時間:2023-01-03 10:55:00來源: 新京報

        乳腺癌患者王可可在化療后的第二天,“陽了”。

        在此之前,她對感染新冠充滿不安:腫瘤患者是否更容易感染新冠?化療期間發燒了怎么辦?去醫院檢查感染了怎么辦?哪家醫院收治陽性腫瘤病人?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種?

        趙晨陽的母親,為了定期完成肺癌晚期的化療,“每次去醫院心里都很忐忑”,又不得不經常去醫院。在去年12月份,趙晨陽母親也“陽了”。

        這些腫瘤患者屬于免疫力低下的脆弱人群。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實體腫瘤患者防護和診治管理相關問題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明確指出,實體惡性腫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感染后的重癥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感染新冠后的高燒及可能的并發癥、醫療資源緊張無法按時治療等,令腫瘤患者及家屬面臨著生理和心理的多重壓力。

        如何保證這些脆弱人群,2022年12月17日,在2022年中美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病學高端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對于脆弱人群,首先,一旦感染如有癥狀要給予充分的藥物治療;第二,建議他們充分地接種疫苗;第三,在大流行期間對他們形成一個反向的保護,避免病毒進入他們生活的空間。

        因為未知,所以焦慮

        去年9月初,45歲的王可可剛剛完成乳腺癌手術,開始進行為期8個療程的化療。她的指甲和皮膚在化療藥物的刺激下慢慢發黑,頭發也不停地掉,口腔潰瘍也時常發生。王可可知道自己的免疫力低于常人,可能更容易感染。因此,她尤其注意防護。

        但在第四個療程的化療后第二天,王可可還是“陽了”,她把自己新冠陽性的經歷記錄在社交媒體上:

        2022年12月8日,化療后的第二天,喉嚨干癢、打噴嚏、流鼻涕,不發燒,有些頭暈犯困,“大概率中招了”。

        12月9日,抗原檢測顯示陽性,持續低燒,體溫徘徊在37.4℃~38.4℃。這天喝了大約4L水,跟主治醫生溝通后,喝了一袋感冒靈沖劑,又睡了一天。

        12月10日,退燒了,稍微流鼻涕。喉嚨能咳出黃色黏稠的痰。身上依舊沒有力氣,沒食欲,沒有再吃退燒藥,繼續多喝水。

        12月11日,基本不難受了,除了沒食欲,其他狀態都恢復了。沒有食欲可能是之前化療結束后的正常反應。

        12月7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條”出臺,王可可算是“放開”之后最早發聲的陽性腫瘤患者之一。在評論里,出現最多的聲音是“看到問題不嚴重,也就放心了”。這是王可可最初沒有想到的,好多人說從擔心變成釋然。

        “因為未知,所以焦慮”。在王可可看來,雖然知道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引發重癥的脆弱人群,但感染后身體會有哪些變化,日常可以做哪些監測,在過去三年,她都沒有看到很明確的解釋。過去,她總是非常擔心自己陽了,去醫院也是提心吊膽的。

        同樣的焦慮,也出現在作為患者家屬的趙晨陽身上。

        趙晨陽的母親今年60歲,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經常會喘不上氣兒。四年前確診肺癌后,一直在持續治療。2019年1月4日,趙晨陽的母親完成了手術,摘除了一個肺,術后半年吃靶向藥,再半年后開始化療。

        2022年11月底,趙晨陽回湖南老家陪上幼兒園的兒子,預期是等母親做完這個療程最后一次化療,也回老家,全家人一起在老家過年。

        進入12月以來,母親幾乎沒出門。起初,沒有人覺得母親“陽了”。12月11日,趙晨陽母親出現了憋氣的狀況,這也是肺癌的常見癥狀,趙晨陽早就為家里購買了制氧機。頭暈睡不著覺也是這一天出現的,以往睡不著覺,母親會服用安眠藥。最近藥吃完了,也不敢去醫院買。

        12月12日,趙晨陽接到母親的視頻電話,說自己很不舒服,她猜母親一定忍了幾天了。在她詢問后才知道,大概是從12月8日開始,母親咳嗽開始加重。而咳嗽、說話嘶啞本身就是肺癌的常見癥狀,她們一開始并沒引起重視。

        也是在12日上午,醫生通知有床位可以進行化療了,但趙晨陽的母親說自己出現了頭暈頭痛的癥狀,咨詢是否需要延期治療,醫生判斷這可能是新冠陽性了。這時候,趙晨陽母親才反應過來,之前的不舒服可能是新冠陽性導致。

        抗原檢測顯示兩道杠。趙晨陽心急如焚,但相隔千里無計可施。“當時母親的情況還沒有糟糕到必須住院,家里也能吸氧。按照網上給的意見,如果你病得不重的話,就不要去醫院排隊,在家里面待著就可以了。”

        但她又擔心作為癌癥病人,如果血氧飽和度繼續下跌,該怎么辦,趙晨陽做好了“最壞情況的應急預案”——她確定了離家最近的發熱門診,又找了新冠康復的朋友幫忙,拜托他只要母親情況惡化需要送醫院,請他立刻幫忙把母親和制氧機搬到車上。

        更加脆弱的群體

        在生病之前,王可可在一家影視公司負責IP運營,她覺得自己疫情三年來都處于工作焦慮的狀態。2020年春節檔前夕,王可可負責的一部電影在上映前一天宣布延期,緊接著她需要迅速解決預售退票、廣告客戶延期等一系列問題。

        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時間緊張、工作要求高。由于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影院被迫“停擺”,壓力也傳遞到王可可和她所在公司,于是他們轉型開始做電商,“天天要去救火”。

        2022年8月,王可可在洗澡時無意間摸到乳房上有一個小疙瘩,不放心的她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當即告訴她那是“不好的東西”。現在回憶起來,2022年5月確診的帶狀皰疹是在提醒她,該休息了。

        王可可花了很長時間接受這個事實,她想不通,“為什么是我”。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最新發布的全球癌癥負擔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惡性腫瘤患者457萬例。數量龐大的腫瘤患者,是新冠中的高風險人群。

        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實體腫瘤患者防護和診治管理相關問題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明確指出,實體惡性腫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感染后的重癥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疫情三年,除了定期來北京做治療,趙晨陽的母親都待在老家湖南岳陽,那里幾乎沒有疫情。而在北京,趙晨陽的母親多數也待在家里,“我們把她保護得很好”。

        2019年初,趙晨陽母親確診肺癌晚期,并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其他臟器組織。家中也曾有親戚得過肺癌并治愈,母親并不覺得肺癌可怕,但“她認為轉移了就沒救了”。

        趙晨陽費盡心思瞞著母親,還把診斷報告中“轉移”的信息遮擋住了。直到母親去保險公司做理賠,需要診斷證明,她才知道自己真實的病情。但那時候她已經開始靶向治療,也就慢慢接受了生病的事實。

        2022年5月,北京暴發了一輪嚴重的社會面疫情。由于擔心路途上的感染,趙晨陽的母親在老家做了一個周期的化療,各項檢查指標均顯示惡化,其他部分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癌細胞轉移,“老家的醫生說可能沒有更好的藥治了”。

        她馬上接母親到北京,換了一種新藥,盡管藥物的攻擊性很強,但化療后的指標顯示這種新藥是有效的,母女倆再次燃起了希望。

        疾病像一場戰役,趙晨陽全家上下最擔憂的就是感染新冠,“千萬不能陽,特別還是肺癌,要是轉成肺炎那不就完蛋了嗎?”身為醫生的姑姑也叮囑趙晨陽,要仔細照顧母親,“不能發燒”。

        酒精、消毒液,在家里囤得滿滿當當。趙晨陽很早就在網上購買了抗原,去年12月初,發燒類藥物放開管控,她也緊急購買了發燒退熱的藥物。

        趙晨陽知道母親是一個心情很容易起伏的人,“隔幾個月要交代一次遺囑”。她發現母親不知道自己得了新冠時,并不是很慌,知道了以后,開始緊張了起來。

        趙晨陽很堅定地跟母親說“你不要慌”,要是有問題,馬上就安排人接你上醫院。

        保姆“半夜每隔一段時間就進去看看”。有一天晚上,保姆發現趙晨陽的母親忽然就不咳嗽了,“嚇壞了,就偷偷溜進去看,發現還在喘氣”,這才放心。

        所幸12月13日早上,保姆告訴趙晨陽,她母親已經退燒了。

        “新十條后”

        每天做核酸、辦理入院手續、抽血、查心電圖、找醫生開處方、注射化療藥物……作為一名乳腺癌患者,王可可每兩周都要經歷一次這樣的流程。

        去年12月5日本是王可可應該入院接受化療的日子。但是當天早上7:20,當她拎著必備物品準備去醫院時,收到醫生的消息,“有陽性病例,醫院封控了”。

        這次化療已經拖了一周。當天早上王可可打了北京數十家醫院的電話,詢問住院條件、是否能為腫瘤病人辦理住院、是否有對應的化療藥物等。

        而此時的北京正處于政策變化的過渡期,王可可所在的病友群里,也充滿了疑問:醫院是否還收治腫瘤化療病人?陽性患者是否接收?需要核酸證明還是自測抗原即可?部分化療期的病人每周需要做PICC護理(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用于輸注刺激性藥物),哪里可以做?去的話會不會感染?

        正確、清晰的信息,對腫瘤患者來說也是珍貴的醫療資源。王可可歷經周折才找到一家醫院的日間病房可以接收化療患者。她把這個信息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她建議一旦化療的方案確定,平時去的醫院沒有床位,可以看看其他民營醫院、二級醫院等。之后,她收到了以同樣的方式成功化療的病友發來的感謝消息。

        去年12月9日,國家衛健委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指示,所有的醫療機構都要接診核酸陽性的患者,醫療機構不得以核酸陰性、陽性來區分來接診,完全出于醫療的需要進行接診。

        政策下達后,不少醫院開始收治陽性病人,但王可可看到群里的病友們并未因此松一口氣,反而感到擔憂——腫瘤病人本身免疫力就低下,更容易感染。但放化療又有嚴格的周期,一旦因為自己陽性中斷或延誤治療,或者醫院不收治等,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而在治療以外,沒有接種疫苗,讓更脆弱的腫瘤患者,與普通人相比少了一層屏障。“到底打不打疫苗”成為放開后另一個腫瘤患者及家屬普遍關心的問題。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組長盧洪洲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目前在癌癥患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方面還未有權威的數據公布,但可以推測的是要低于老年人的。

        趙晨陽的母親并沒有注射疫苗,因為處于化療階段,醫生建議“不接種”。王可可則打完了前兩針疫苗,在將要打第三針時開始準備手術。她更傾向于把目前的治療做完以后,身體恢復了再去打,“可能效果會更好”。在王可可的理解中,疫苗是給免疫系統的刺激,在這個系統不行的時候,如何刺激都會有反應。

        腫瘤患者們往往害怕疫苗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導致腫瘤發展,也擔心因未接種疫苗而在感染后發展為重癥。王寧的爺爺是名食道癌患者,74歲,王寧一直在糾結是否為爺爺注射疫苗,她在網上看到關于疫苗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更是不敢冒險。

        2022年10月,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實體腫瘤患者防護和診治管理相關問題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也建議,實體惡性腫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種安全有效,在綜合評價患者身體狀態、免疫功能及病情后,應鼓勵患者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建議足量、足療程、按照推薦劑量和劑次完成。

        “癌癥患者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相比于普通人群,更應該優先接種疫苗。在能接種的情況下要盡快接種,并建議采取異源序貫方式進行加強針接種。”盧洪洲表示。

        將發現重癥風險的關口往前推

        王可可和趙晨陽的母親無疑是幸運的,但這并不代表脆弱人群都能依靠自身免疫力來抵御新冠病毒。

        2022年12月15日晚上快七點,在成都一家三甲醫院的發熱門診,排號將近五個小時后,王寧和爺爺終于見到了醫生。

        爺爺有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等一系列基礎病。2022年2月份剛完成食道癌手術,從9月完成放療后,正在接受一個月一次的免疫治療。

        當天下午,爺爺突然高燒39℃,一直咳嗽,但很難咳出痰,渾身沒力氣。王寧父母都已經新冠陽性,剛放寒假的她當即決定帶著爺爺去醫院。剛進醫院時,王寧爺爺的狀態還不錯,血氧飽和度顯示96%,還有精神跟她說話。

        排到號后,醫生為王寧爺爺安排了吸氧,輸了葡萄糖、消炎藥。而退燒針是在等了40分鐘后才打上的,據說是臨時從其他醫院調來的藥。醫院人太多了,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王寧看到,當天的成人發熱門診中的3個醫生,完成了四百多號人的診斷。

        CT結果顯示,王寧爺爺的肺部出現感染,片子上肺部有白色霧狀陰影。

        沒有床位,12月16日到19日,王寧只能一直陪著爺爺住在醫院留觀室。這里可以吸氧,也有醫生,王寧想著萬一有什么緊急情況總比在家里好。

        2022年12月17日,王寧發現只要爺爺起床、上廁所,稍微動一下,血氧飽和度一下子就掉到70%,心率則上升到每分鐘130、140次。醫生說肺感染比較嚴重,輸了頭孢,還為他換面罩吸氧,血氧才勉強達到90%。

        12月18日,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12月19日,在醫生的爭取下,爺爺有了一張床位。但由于基礎疾病太多,肺部合并了細菌感染,有一半的肺是幾乎喪失了功能,王寧的爺爺轉入ICU。

        “脆弱人群應盡早在發病初期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并且準備指夾血氧儀進行重癥監測,”12月21日晚,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副主任曹彬曾介紹。他還提到,有的老人在嚴重低氧(甚至血氧飽和度低于70%)時仍沒有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這是非常危險的,需要立即吸氧。”

        盧洪洲提到,老人、腫瘤患者以及孕婦或其他有基礎病的重點人群,都有可能在感染后的第二、三個禮拜發展為重癥,特別是有些年齡比較大,或者是腫瘤晚期的患者。這些重點人群確診陽性以后,建議就不要等了,要第一時間有判斷,盡可能入院治療。

        12月22日,王寧的爺爺在ICU接受插管治療,她一直在社交媒體上更新爺爺的狀況,希望能為更多家中有基礎病患者的網友提供一些經驗。她提醒大家,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要隨時監測血氧。其次是最好及時做CT,觀察肺部感染情況。第三是幾乎所有的醫院床位都很緊張,做完檢查后,如果指標異常,可以在留觀室等待床位。第四,她建議退燒后也不能掉以輕心,繼續隨時觀察。

        如何保障脆弱病人就醫?

        夜晚的留觀室并不安靜。王寧看到,20多張床位住得滿滿當當,每一個等待入院治療的人,臉上都充滿了疲憊,咳嗽聲此起彼伏。

        頭兩天,王寧要顧著給咳嗽到睡不著的爺爺喂水,每天只在陪護的椅子上瞇了不到兩個小時。睡不著的晚上,王寧會不斷刷新社交媒體。在她分享的帖子下面,許許多多同樣情況的網友都在互相分享經驗、加油打氣、祝福祈禱。即使等到床位,家屬們也絲毫不敢放下心來。ICU門口擠著焦慮的人們,他們都在等著一個不確定的結果。

        “現在全國的重癥患者在逐漸地增加。”2022年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醫院。但是,我們的醫療體系必須保證0.5%的病人應該收治在醫院。”在12月8日發布的《新冠居家康復手冊》中,張文宏團隊提到。

        包括嬰幼兒、孕婦、老年人、腫瘤患者等脆弱人群感染無疑是任何一座城市放開后應對感染高峰的難點。

        2022年12月18日,在上海市衛健委組織的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培訓會上,張文宏曾認為,社區醫療機構是上級醫院“護城河”,要實施分診策略,及時救治危重癥患者。

        他提出,基層醫院必須積極開展“就地救治”,基層醫院應當具備提供基本的氧療、小劑量激素、俯臥位通氣治療的能力,這將為新冠疫情分級診療打下好的基礎,避免醫療資源擠兌,使得高級別醫院能及時收治危重癥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級醫院被擠兌的情況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層醫院解決問題。

        12月24日,王寧的爺爺出現器官衰竭。最后,全家人決定讓爺爺沒有痛苦地離開。

        趙晨陽也不敢掉以輕心。盡管母親第二天就退燒了,在家里泡泡腳曬曬太陽,但趙晨陽覺得“還不算是完全躲過這一劫,后續希望不會復燒”。12月23日,母親穿著全套防護服,坐上了回湖南的高鐵。

        而王可可除了嗓子還有些干咳,其他基本已經恢復正常。12月16日下午,王可可去附近的醫院做PICC護理,聽到急診大廳里四處響起的咳嗽聲,她看到接診醫生的脖子上有刮痧過后的紅痕,她自己也有。“因為嗓子不舒服時,掐一掐很舒服。”兩人相視一笑,都是新冠痊愈的人了。

        文/新京報記者 李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a| jizz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777奇米影视网|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好吊妞视频haodiaoniucom|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欧美极品少妇×XXXBBB|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理论电影午夜三级717|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一级一片免费视频播放| 日日夜夜操天天干|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永久精品ww47|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国产熟人AV一二三区| 色五五月五月开|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h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