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5%預期增長目標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和需要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5日在北京表示,今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和需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舉行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付凌暉在會上指出,經濟發展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就是就業。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高于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有利于擴大就業,穩定經濟,改善民生。
與此同時,5%左右的預期目標有利于防范和化解中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風險,同時也有利于引導各方面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付凌暉分析稱,增速如果過低,可能導致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暴露,風險就會增加;經濟增速設定過高,則會導致各方面資源條件比較緊張,不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從這些方面來看,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符合當前發展情況。”
他還指出,從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和資源要素支撐條件來看,能夠支撐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目前,大多數研究認為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在5%-7%之間,設定5%左右的目標基本符合潛在增長水平。
不過,國際復雜形勢和國內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仍將對中國經濟帶來不確定性。付凌暉坦言,今年實現5%左右預期目標有壓力、有挑戰,但他也強調中國對此“有條件、有基礎、更有信心”。
付凌暉說,中國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物質技術基礎已經非常雄厚,經濟總量達到121萬億元人民幣,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善的產業體系、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素質還在不斷提高,創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這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今年疫情對生產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較大幅度消除,也有利于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