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揚青春 志在四方|梁駒:做守護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央視網消息:梁駒是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一名基層醫生,今年5月底被授予“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系列報道“激揚青春 志在四方”,我們就一走近這位群眾家門口醫院里的健康“守門人”。
眼前正在重癥加護病房里有條不紊地對患者進行緊急處置的就是梁駒。一年前,他剛剛從一名基層全科醫生轉型成重癥醫學科的主治醫師。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生 梁駒:一位醫生,最重要的是臨床技術,技術是我們一切的根本,所以我在臨床上就選擇在重癥醫學科去打磨自己的技術。
梁駒的老家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一個小山村,過去由于交通不便、缺醫少藥,很多老鄉因此耽誤了治療,為鄉親們看病就成了他從小的心愿。5年前,從廣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全科方向)畢業,并完成3年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后,梁駒回到了融水苗族自治縣,來到位于桂黔交界山區全縣最偏遠的鄉鎮——桿洞鄉衛生院工作。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生 梁駒:給我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那里的醫療的硬件、軟件設施,還有醫務人員的使用率,或者是他們能提供的服務上面還是有所欠缺的。
在桿洞鄉衛生院,醫生學歷相對較低,知識體系更新也較為緩慢。雖然是鄉里的第一批本科醫生,但大家看到他不過是個20多歲的小伙子,難免猶豫。面對落差,梁駒沉下心工作,用事實說話。看門診、管理住院病人、處置小手術,憑著專業過硬和細致耐心,梁駒很快獨擋一面。
為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讓“村民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近年來,融水苗族自治縣持續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梁駒在桿洞鄉也兼任起了家庭醫生團隊領頭人,帶著鄉衛生院的醫生、護士等,走遍12個行政村、76個自然屯,定期入村開展體檢、隨訪慢性病患者等工作,為全鄉2.6萬名群眾提供普惠醫療服務。
在走訪中,梁駒也發現,很多群眾都缺乏重大疾病的早診早治意識,在偏遠的村屯,一些老人因為吃過苦,面對病痛異常堅強,不愿意求醫問藥。還有一些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邊,出行不便,耽誤了救治。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生 梁駒:我們每個患者家里面都有自己的一些情況和困難,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盡自己最大可能去幫助他們,就不單單只是會看病,還要會溝通,這也是我們作為全科醫生在基層的一個價值所在。
在鄉衛生院工作的4年,梁駒深刻認識到,全科醫生守護著基層疾病預防“第一關”的重要性。他也有了一個新目標,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去助力更多基層全科醫生業務水平的提升。
2022年6月,已經積累了4年基層衛生院工作經驗的梁駒進入融水縣人民醫院工作,他主動請纓到重癥醫學科,還同時擔任起科教科副科長的職責,負責培養助理全科醫生。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生 梁駒:我們縣人民醫院是我們廣西的助理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通過培訓可以)讓他們以后回到鄉村衛生院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也讓他們提前知道我們基層需要做什么,然后去到基層我該去怎么做。
近幾年,融水縣發展緊密型“醫共體”模式,梁駒深入融水縣人民醫院醫共體模式管理下的10個鄉鎮衛生院,僅過去的一年就累計培訓指導基層全科醫生近千人次。
從過去幫助一個鄉鎮的百姓,到現在指導各鄉鎮的全科醫生更好地服務更多的群眾,梁駒說,他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而讓他振奮的是,這幾年投入基層的青年全科醫生越來越多,他希望能夠和這些年輕人一起,在基層的廣闊天地里做好群眾健康的守護者。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生 梁駒:當醫生(我)最自豪的是(看到)患者(康復后)的笑容。我們在這邊給老百姓付出了一些我覺得很小的一些醫療上的幫助,他們就會報之以很大的感激之情給你,讓我體會到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