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革情牽“母親河”:調研推動蘇州河全域旅游
中新網上海8月24日電(范宇斌 張小樂)蘇州河,全長125公里,發源于江蘇蘇州太湖瓜涇口。其中,江蘇段71公里,河名“吳淞江”;上海段54公里,流經嘉定、青浦、閔行、長寧、普陀、靜安、虹口、黃浦等區,最后穿過外白渡橋,匯入黃浦江。
一直以來,上海和蘇州兩地都把這條河流視作“母親河”。蘇州河沿岸的發展,特別是蘇州河流域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上海、江蘇兩省市人民關心的大事,更牽動著不少上海民革黨員的心。
情牽“母親河”
兩次榮獲民革中央參政議政先進個人稱號的民革上海市稅務局支部主委韓曙就是蘇州河景觀的“擁躉”之一,蘇州河沿岸景觀開發利用是他參政建言的一項核心內容。
說起蘇州河沿線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韓曙如數家珍:“有名的上海蘇河十八灣,青浦的朱家角,嘉定的黃渡,黃浦的外灘源,虹口的上海大廈、河濱大樓、上海郵政博物館,靜安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近年來,韓曙反復行走蘇州河,帶著問題沿線觀察對比,先后對蘇州河的貫通、蘇州河沿線文化歷史風貌宣傳的統一布局、蘇州河旅游標識的設計應用、蘇州河沿線燈光布局的完善等,或提出提案,或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獨到的見解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建議得到上海市領導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肯定和采納。
2022年9月,隨著上海蘇州河旅游水上航線開通,上海市內蘇州河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呈現出更加美好的前景。韓曙又在思考著如何讓這一前景更加光明。
記者了解到,今年初在韓曙等民革黨員的推動下,由民革上海市稅務局支部、聯一總支部、聯四總支部共同發起的《關于基于長三角一體化的蘇州河全域旅游的研究》課題獲民革上海市委會立項,課題組隨即開展全方位調研。
今年4月,來自財稅、旅游、城市規劃、市政建設、市政管理、綜合應用等方面專家組成的課題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課題調研思路和調研方向。此后,韓曙等課題組部分成員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調研。
今年5月,上海民革課題組部分成員赴浙江杭州專題調研大運河杭州拱宸橋段。在由老廠房改建而成的創意園區內,課題組成員們看到從學生到白領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感興趣的活動內容,深受啟發。
“上海蘇州河沿岸遺留下來的紡織廠、老廠房有不少,如果通過增加工業文創內容,把水上旅游與岸上文創活動緊密結合,蘇州河旅游品質會提升不少。”調研組成員陳超說。
深挖“核爆點”
在前期調研基礎上,上海民革課題組很快撰寫了一篇題為《建議打通最后十公里,讓蘇河全域旅游成為都市文旅消費新的“核爆點”》的社情民意信息。
課題組提出,閔行、嘉定、青浦三區蘇州河流域要盡快將岸線貫通,架設人行橋梁,將文旅資源布局在這三區沿線,實現市區與郊區共享蘇州河人文旅游資源。尤其在閔行華漕地區蘇州河沿線正在形成前灣新地標,那里的岸線布局已經有所形象,可以成為文旅消費新的“核爆點”。
今年6月,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一江一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課題組書面回復辦理意見,并召集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了專題協商,將結合規劃建設情況全面梳理了下階段工作。接下來,課題組將結合意見的吸納,在“十四五”后期的規劃建設工作中予以重點推進落實。
據了解,課題組與民革蘇州市委會開展互動交流。蘇州民革同樣希望開展蘇州河全域旅游,即從蘇州河的上游瓜涇口順流而下直達上海外白渡橋,盡管目前還有諸多不便,但是只要條件允許,他們將積極響應。
“下一步,課題組將扎實開展調研,進一步完善課題思路和對策建議,確保高質量完成課題,為把‘一江一河’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貢獻民革智慧和力量。”韓曙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