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他們從進博會“全球首發”中獲得哪些機遇?
融合了自動咖啡機與自動駕駛設備的意大利無人咖啡車;無需拆卸就讓沙發、窗簾速凈速干的德國卡赫清潔產品;實現360度旋轉和180度彎曲的歐萊雅超精準智能上妝儀……正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大量創新產品亮相,集中展現了數字智能、綠色發展等前沿科技。
本屆進博會上,有442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展示。而前五屆進博會,已累計發布約2000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一年又一年,一波又一波的“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為何堅定瞄準進博會?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已經成為一塊“金字招牌”,成為中國與各國共同挖掘創新增長潛力的優質平臺。比如,美國波士頓科學公司這次展示了全球首個獲美國FDA批準的“胃內球囊” 體重管理產品。之前該公司多款在進博會首發的新品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獲得歡迎。波士頓科學中國區副總裁達波對《國際銳評》表示,這堅定了該公司選擇進博會作為醫療黑科技首發、首展平臺的信心。
放眼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國人一直熱愛創新創意。古絲綢之路帶來琳瑯滿目的異域美食,讓中國飲食迎來多元發展;精美的珠寶飾品、樂器等,在各層面豐富著中國百姓的生活。如今,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為跨國企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其中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意味著為全球新技術、新產品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和投放地。進博會上那些充滿創造智慧、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產品,極大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愿意為創新埋單的中國人比比皆是。特別在汽車、醫藥等消費領域,跨國企業持續投資和布局的空間很大。
與此同時,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功,為外商提供了創新的沃土。近幾年來,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榜單上排名迅速攀升。今年9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這一年度排名中位居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國高質量發展不斷產生“磁吸力”,很多參展商選擇將研發中心落戶中國。以清潔設備提供商德國卡赫為例,該公司連續6年參展,并且每年都推出全球首發新品。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向《國際銳評》介紹說,今年卡赫已將全球研發中心落戶蘇州,這是除德國本土以外最大的海外研發基地。
了解中國、扎根中國,像卡赫這樣的公司還有很多。它們的成功充分說明,中國是創新的熱土,更是開放的高地。
第六屆進博會舉辦之際,正逢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不久前,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中方提出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包括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科技創新。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3》顯示,2022年世界開放指數為0.7542,同比下降0.4%,延續了2008年以來的下降趨勢;但中國2008年至2022年的開放指數從0.6789上升至0.7517。美國陶氏公司參加進博會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每18個月就在中國投入運營一個新的工廠線,這是對中國信心的體現。
每一件新品,都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博會不僅是商品貿易平臺,還為全球創新提供了豐饒土壤。可以預見,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進入下一個10年,越來越多的世界企業將以進博會為“跳板”投資中國,從參展商轉身為投資商。在這里,他們收獲的不僅是訂單、市場、創意,更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帶來的無限機遇。(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新生代企業家潮創匯在杭州舉行 青藍接力共話發展新機遇
- 【老外進博日記】拜耳中國首席財務官的進博“關鍵詞”:創新、合作、活力、信心
- 側記:在烏鎮感受浙江數字鄉村蓬勃力量
- “藝苑擷英——2023年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展演”啟幕
- (第六屆進博會)專訪達能謝偉博:中國健康消費刮“新風”
- 港大研發“AI虛擬病人”問診應用程序 作培訓用途
- (第六屆進博會)上海交易團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達成55個初步采購意向 金額約35億元
- 烏鎮峰會新觀察:“數字之光”如何改變你我?
- 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里希納:構建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助力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中國催生新商業模式 推動加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