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陸海之約”故事 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題傳播(重慶站)活動啟動
中新網重慶11月9日電(王婷婷)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重慶市委網信辦、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辦,華龍網承辦的“陸海之約”全國網絡媒體重慶行——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題傳播(重慶站)活動8日在重慶渝北區正式啟動。
來自中央媒體和省市級主流媒體等80余家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的編輯記者,將走進重慶渝北區、長壽區、江津區、沙坪壩區、重慶高新區等地,展示重慶高水平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積極成效,以小切口、微視角的報道和多層次、全媒體的傳播,唱響西部內陸開放的“陸海之歌”。
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委網信辦主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吳勇軍表示,本次活動緊扣“陸海之約大道同行”主題,圍繞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大平臺五個方面,開展多角度、多層次、全媒體深度報道。各網絡媒體要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載體,堅持大主題小切口、大戰略小角度,統籌國內國際、網上網下,綜合運用微視頻、H5等可視化、互動化傳播手段,讓“大通道”釋放“大活力”,向全網全球展現活力重慶、活力西部、活力中國,傳遞中國西部開放新形象。
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二級巡視員陶亮分別從共建機制、通道運行質效、改革創新、經貿合作、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等六個方面介紹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總體情況。他表示,重慶作為全國首批擁有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持續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今年1-10月,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三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共運輸14.41萬標箱,同比增長20%,貨值220.29億元,累計運輸56.4萬標箱。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累計聯運超1.8萬標箱,與長江黃金水道銜接累計超15萬標箱,重慶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帶動作用。
重慶市渝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勇表示,渝北區是重慶高水平開放主陣地,當前,正加快完善“空鐵水公”陸海新通道網絡體系,強化江北國際機場客貨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空中陸海新通道核心樞紐;推動洛磧港及洛磧物流城、銀花高鐵貨運站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效能利用,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支點;充分發揮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優勢,打造數字陸海新通道云計算服務平臺;著力構建樞紐經濟產業鏈體系與現代服務體系,力爭創建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
新鮮水果的跨境運輸存儲對時效、溫度、濕度等要求高,如何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縮短時間,降低物流成本?“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采用冷藏集裝箱的形式,全程鎖溫,冷鏈保鮮,實時監控跟蹤,重慶的奉節臍橙兩天時間便可到達中國的東部城市出海。”重慶公運東盟國際物流公司副總經理易陵江以“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服務重慶奉節橙的跨國之旅”為題,通過一枚小小的奉節臍橙“出海”之旅,講述了現代物流體系如何助力優質產品與跨境班車結成“CP”、雙向奔赴的故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