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職能部門將瘦身至13個
中國足協職能部門將瘦身至13個
職業聯賽統一由聯賽公司負責運營
中國足協于今年10月完成換屆工作后,也加快了內部機構調整的步伐,具體方案已于近期獲得了上級管理部門的批準。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新一屆中國足協將按照“13部門+2公司+1基地”的模式完成內部機構整合,原場館部、戰略規劃部等部門及“足城辦”將被取消,其原有職能劃撥其他部門。中超、中甲、中乙聯賽未來大概率將統一由職業聯賽公司負責運營,公司名稱及具體職能待定。
宋凱主席正式走馬上任
昨日,中國足協完成了新一輪換屆工作,以宋凱為主席的足協領導班子正式走馬上任。在此之前,國內足壇正經歷反腐風暴。包括原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內的多人相繼因涉嫌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面臨法律懲處。不得不說,此時此刻的中國足協正遭遇空前的內憂外困。如何理順內部機構,從而讓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成為新一屆中國足協領導班子首當其沖的重任。
在本輪換屆之前,中國足協是按照“18+1+1+1”的模式設置組織架構的,也就是說足協下設18個職能部門。3個“1”分別指的是中國足協全資子公司福特寶公司、香河國家隊訓練基地和中足聯籌備組(中超公司)。此外,與足協內部管理架構產生交集的還有相對獨立的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足城辦)。
內部部門精簡成頭等大事
事實上,中國足球于上世紀90年代步入職業化軌道后,中國足協(含原足管中心)每逢領導層易人,其內部機構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調整或整合。舉例來說,2010年韋迪出任足管中心主任(中國足協副主席)后,就曾將內部機構設置模式由之前的“6部1隊”調整為“7部”,當屆中國足協取消女子部的做法一度引發爭議。而在2011年中國女足兵敗倫敦奧預賽后,足協又恢復了女子部的設置。內部組織架構調整的反反復復,也一定程度加劇了行業管理工作的混亂,部分令人啼笑皆非且有違行業規律的舉措隨之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2020年5月開始,中國足協開始有意識地精簡內部機構,這是因為在此之前的2年時間里,足協累計設立了多達28個職能部門。也正是因為各部門職能劃分過于細化,多個部門之間產生了業務交集甚至重疊的問題,加劇了相關工作落實的復雜程度,并影響工作效率。中國足協推動本輪內部機構調整,也是為了提升業務工作效率與質量。
未來將下設13個職能部門
據了解,根據方案,未來中國足協將下設13個職能部門,分別為黨辦、紀檢監督、媒體公關、行政、國際交流、國家隊管理、男足青訓、女子足球、裁判、競賽、技術、社會足球、信息管理等部。原五人制及沙灘足球部、場館部、會員協會部、財務部、戰略規劃部等部門將被取消,其原有職能將分別劃撥給社會足球、競賽部、行政部等部門。
此外,除福特寶公司、香河基地外,中足聯籌備組未來何去何從的問題也備受各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關注。據了解,在中足聯能否最終掛牌成立暫無定論的情況下,未來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聯賽的運營大概率將由全新成立的“職業聯賽公司”來具體操作。也就是說,中足聯籌備組接下來有可能面臨更名,并以“公司”性質參與三級職業聯賽的運營。在此之前,中國足協與有關方面在溝通的過程中,曾提出成立“中國職業足球聯賽運營公司”或“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公司”。不過“公司”最終如何命名,其職能與權益范圍如何規定,仍有待各方進一步商榷。
不得不說,已經進入新周期的中國足協,無論完善內部機構設置,還是推出改良措施,都應該把重樹中國足球與行業管理部門的形象,提振中國足球的士氣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本報記者 肖赧
(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