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讓艾滋病患者實現和田本地救治
做醫生的第20個年頭,吳亮覺得自己真正理解了艾滋病患者。
在一期訪談節目上,他的病人談到一個小細節:他每天會提前把藥裝在一個小藥盒里,放在包里帶出門工作。藥和藥盒碰到一起會發出聲響,他就特別害怕別人聽到這個聲音,問他是什么藥。這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心理負擔。
艾滋病,一種隱秘而又頑固的傳染病。在北京地壇醫院醫生吳亮前往四川涼山地區與新疆和田做對口支援之后,他發現這些地區相較發達城市,醫護和患者對于艾滋病的治療理念至少落后5-10年。牽頭制定地區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規范化標準、籌建艾滋病專科病房、召開學術會議,吳亮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努力縮小這種差距。
今年11月,吳亮獲得第九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獎先進個人”稱號。
“他們對這個病早已失去希望”
HIV病毒,這個只能用電鏡看到的微小病毒,卻能帶給人顯而易見的變化——在不用藥的情況下,它每天能復制上百億個病毒;身高1.8米的青壯年男性,半年內可能被耗到40公斤體重。
大多數病毒都可以不治自愈,但HIV進入人體細胞會找到自己的“保險柜”。用上抗病毒藥物,“保險柜”里的病毒會進入“冬眠”。一旦將藥物撤掉,它又會從“保險柜”里溜出來。
在吳亮看來,艾滋病群體的年齡段較輕,雖然沒有辦法根除,但只要配合醫生治療,患者長期維持在一個正常的免疫功能,存活時間與普通人群相差無幾。
但在多次對口支援及下鄉義診的過程中,吳亮發現部分基層醫療機構與大城市相比,在艾滋病診療理念方面相差巨大,“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治療理念滯后,提供給患者的治療方案也可能不是最優的。”
在一次義診中,吳亮發現,有的基層醫生對于抗病毒治療時機的理念,還停留在13年前。
“現在不管是歐美國家還是中國的艾滋病診療指南,不僅不要求CD4指標,還要求快速啟動治療,最好是診斷感染的當天就開始抗病毒治療。”在吳亮看來,這種治療理念上的差距,是對口支援工作中最容易解決的,甚至只需要告訴當地醫生怎么做。而相對來說,偏遠地區患者對于治療的抗拒與不信任則需要更多時間改變。
涼山地區的艾滋病感染率在全國較高,于是國家衛健委針對涼山艾滋病防治提出了為期三年的醫療扶貧攻堅行動。2018年底,吳亮作為北京地壇醫院支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一批專家,來到涼山越西縣人民醫院。
越西的縣城不大,但是管轄的鄉村較多。有的村子開車需要繞著盤山路走兩三個小時。一個月的時間里,吳亮跟隨當地醫生走訪了越西縣下轄的4個鄉鎮。
到了村子里,他才理解了當地防艾負責到人到戶的不易:村民的房屋都依山而建,離開了行車的水泥板路,通往各家各戶的都是泥濘山間小道,最窄處只容得下一只腳。
當地村醫告訴吳亮,有時候他們將免費的藥送上家門,門都不開;該體檢或者隨診了,電話不接,只能過年時突擊到家里去找人,“患者們不了解這個病,對于這個疾病,他們早就已經失去希望了。”
吳亮把艾滋病科普手冊遞到村民手里,告訴他們除了拒絕毒品,還要有安全的性行為,臨走時還以一塊錢一個雞蛋的價格帶走一兜雞蛋,算是變相支援。
25萬平方公里區域內唯一的艾滋病病房
2022年,吳亮代表北京地壇醫院作為北京市第十批第三期援疆醫生前往新疆和田進行對口支援。這是他第二次援疆,第一次是在2016年,他作為肝病專家,來到和田地區傳染病專科醫院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援。
那時候,醫院只有一座四層板樓,每天的門診量不足百人,全院的住院床位也不足百張。當吳亮第二次來到這里,新院區建起了1座門診樓,5座住院樓,科室也從原來的2個增加到了11個,包括手術麻醉科、手術室、ICU、婦產科等。
但這時候,醫院依舊沒有艾滋病病房。全和田地區約25萬平方公里區域沒有一個艾滋病專科收治病房,想要治療,最近也只能前往1000多公里外的烏魯木齊市。
2022年3月,一位血小板重度減少的維吾爾族中年患者阿扎提(化名)來到和田地區傳染病專科醫院就診。“他的血小板數量是正常人的1/5,存在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吳亮介紹。
他借用其他科室的病房給阿扎提做了骨髓活檢,這是傳染病醫院建院后第一例骨髓活檢術。這可以弄清楚阿扎提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HIV感染還是血液病。但骨髓活檢做完后,醫院沒有病理科、血液室,無法給他進行檢查分析。
正好和田縣人民醫院有一個北京援疆的病理科醫生,吳亮將標本送給那個醫生,讓他幫忙進行檢查,最后排除阿扎提血液病的可能。阿扎提在醫生囑咐下,開始規律用藥治療。
在抵達和田初期,受地區衛生健康委委派,吳亮帶領4名援疆醫生將七縣一市的14個艾滋病治療點跑了一個遍,完成了艾滋病治療標準化調研。其間,吳亮因意外肱骨骨折,他戴著護具繼續下鄉走訪。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吳亮和同事撰寫了和田地區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規范化調研報告,并據此制定了和田地區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規范標準,經地區行署全地區推廣實施;在地區衛健委的支持下,將11家醫院聯合起來,成立了和田地區感染聯盟;成立當天召開了聯盟第一次學術會議,線上線下參會人員300多人。
2022年5月,傳染病醫院的艾滋病病房成立開科,阿扎提帶著家人來醫院復查,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各項血液指標已經恢復正常。他將右手撫在心前,遞上一塊切好的哈密瓜,向吳亮表示感謝。
從此,和田地區艾滋病患者實現了本地救治。
對口支援的這一年里,吳亮只有春節回了趟家。70多歲的父母每天早晚往返從家折騰到兒子家,為他照看2歲的小兒子。北京一下雪,吳亮就格外擔心。
開始的時候,每當視頻時小兒子還跟他說話,后來根本就不搭理他了。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爸爸只是視頻中的一個影子,吸引不到孩子的關注。
今年5月,當吳亮離開和田的時候,艾滋病病房24張病床已有70%的床位使用率。HIV確證實驗室也已籌備齊全,只差驗收掛牌。“預計明年,和田地區傳染病醫院就可以單獨完成HIV的診斷。”吳亮期待著,下一次去和田,又會見到醫院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