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內羅畢10月23日電 (記者黃煒鑫)中肯聯合考古隊近日在肯尼亞博高利亞湖遺址新發現一處典型勒瓦婁哇技術制作石器的舊石器地點,為研究勒瓦婁哇技術的起源與傳播、現代人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線索。
據中方現場負責人趙清坡介紹,博高利亞湖遺址位于巴林戈郡馬里加特鎮,地處東非大裂谷,東北距巴林戈湖12公里,東南距博高利亞湖15公里,遺址周邊河流密布。此次新發現地點距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具有明確特征的勒瓦婁哇技術的卡普蘇林組遺址群約6公里,地表石制品分布范圍達1500余平方米,其中40平方米范圍內集中分布大量石制品,數量多達500件。該地點地表為第四紀沉積物,經雨水和季節性河流沖刷,大量石制品在地表上暴露,包括典型勒瓦婁哇技術制作的石核、石片、尖狀器、石葉石核和石葉,還有少量普通錘擊法制作的簡單石核、石葉石核、石葉、砍砸器、手斧、手鎬以及大量制作勒瓦婁哇石核產生的石片、斷塊等,原料以玄武巖和安山巖為主。
新發現的典型勒瓦婁哇石核和勒瓦婁哇尖狀器。中肯聯合考古隊供圖
據了解,在世界范圍內,伴隨著人類演化,舊石器文化經歷了五個模式:奧杜威模式、阿舍利模式、以勒瓦婁哇技術為代表的莫斯特模式、石葉模式和細石葉模式。其中勒瓦婁哇技術(Levallois technique)是舊石器時代中期石器制作技術的的典型代表,是人類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種發明,因其標準器型最早發現于法國巴黎的勒瓦婁哇而得名,主要特征就是在打下石片之前對石核進行精心的預制修理,修理后的石核像倒置的龜甲,它的制作程序復雜而規范,且生產出的石制品標準化較強,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掌握這種技術的古人類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
距今30萬年到20萬年,是現代人出現的關鍵時期。在非洲,勒瓦婁哇技術與現代人息息相關,它是人類進化歷程中技術、認知和社會生活能力顯著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識。勒瓦婁哇技術是非洲、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典型特征。
此次新發現的舊石器地點有助于研究勒瓦婁哇技術的起源與傳播、現代人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考古隊下步將有序對該地點進行科學、系統的測年和發掘。
地層中的勒瓦婁哇石片。中肯聯合考古隊供圖
制作勒瓦婁哇石核產生的大量石片。中肯聯合考古隊供圖
記者了解到,中國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肯尼亞國家博物館于2017年簽訂合作發掘協議,內容涉及古人類舊石器考古調查、發掘、研究。2023年中肯聯合考古隊由中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市考古研究院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等中肯有關單位人員組成。
石制品:1.手斧 2、4、5.勒瓦婁哇石核(循環剝片法、優先剝片法)3.勒瓦婁哇石葉石核 6.勒瓦婁哇石葉 7、8.勒瓦婁哇尖狀器 9.石葉 10.錐形石葉石核。中肯聯合考古隊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