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地下水超采地的治水之路(一線調研)

      發布時間:2022-07-18 11:0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華北平原,由于長期超采地下水,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超采區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形成大面積漏斗區。據了解,河北省有127個縣(市、區)處于地下水超采區。河北省首批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縣——邢臺市巨鹿縣,從1975年到2014年,深層地下水埋深下降了約60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此后,我國在河北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積極開展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

        2021年底,河北省水利廳監測數據顯示:全省所有深層地下水超采縣(市、區)和98%的淺層地下水超采縣(市、區),地下水位均實現了回升。

        這是如何做到的?記者近期進行了探訪。

        ——編 者

        缺水——

        井越打越深

        2021年底,邢臺市的淺層超采區地下水水位較上年同期上升3.01米,升幅位居河北省第一位。

        官亭鎮位于邢臺市巨鹿縣最北部,以農業為主,是多年來地下水超采最典型的鄉鎮之一。和河北省大多數農民一樣,這里的農民從事一年兩季的種植農業:10月至次年6月種小麥,7月至10月種玉米。

        “擱以前,俺們都是‘大水漫灌’澆地。”官亭鎮進頭營村村民高全斗說。

        平原地區灌溉用水一般是從井里抽取地下水。據巨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杰介紹,平常澆一畝地一次就要用水60立方米左右,種玉米要澆1到3次,小麥更多,需要澆3到5次。

        河北是農業大省,小麥種植面積在3300萬畝左右。農業用水占經濟社會用水總量七成以上。

        河北也是缺水大省,人均水資源量30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7。由于地表水匱乏,為保障工農業生產用水,一度只能長期超強度開采地下水。

        54歲的郭現恩是巨鹿縣水務局打井隊隊長,1995年進入打井隊。談及當時的情形,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井越打越深了。

        郭現恩回憶:“起初打一口深水井,兩三百米,后來到400米,再后來到2012年,一口井要500米深,打井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

        地下水水位在不斷下降。河北省水利廳的記錄同樣證實了這一變化:上世紀60年代,地下水水位基本處于天然狀態。70年代開始打井抗旱,地下水開采量大幅增加。80年代,地下水年均開采量在110億立方米左右,遠遠大于自然補給量,地下水水位開始大幅度下降。2000年左右,地下水開采量達到峰值,年均約170億立方米,比可開采量多出70億立方米,形成大面積超采區。

        官亭鎮的種糧大戶于少輝說,那時候,鎮里的河渠基本都是干的,“除了春灌時期,上游開閘放水時會短暫有水。可一旦澆一次地,水就又沒了。河渠全年幾乎都是裸露的河床,里面凈是泥土、雜草和垃圾。”

        2014年,國家認定河北省超采區范圍近7萬平方公里,年超采量59.7億立方米。同年,河北先期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通過“節、引、調、補、蓄、管”等措施,開啟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

        節水——

        田管更精細

        記者跟隨于少輝來到官亭鎮進頭營村,走進他承包的460畝地。田里一根根管道藏身地表之下。

        “現在地里休耕呢。”于少輝介紹,“這樣,土壤可以得到休息,用水量也少了。”

        在河北,75%的地下水用于農業灌溉。“治理地下水超采,首先要管好‘水龍頭’。”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一級調研員吳濟民說,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河北省實施季節性休耕、旱作雨養、節水灌溉等辦法,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壓減高耗水農業種植面積,減少地下水開采。

        “這是縣里專門給安裝的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設施,可以實現半自動式噴灌。平時噴灌桿隱于地下,通電后從地里伸出,安裝上噴頭即可使用,和以往漫灌的澆地方式相比,每畝地用水量能減少1/3。”于少輝說。

        不僅如此,現如今在官亭鎮,各類地下水取水井都被納入了河北省取水井信息管理系統,實行精準管理。

        水井先是被精細化分類。不能使用、失去取水功能的水井,各地進行填埋處理。旱作雨養項目區內的水井以及靠近地表水源的水井,實施管控式關停,即在旱作雨養項目開展期限內以及地表水豐沛未干涸時,水井關停使用。遠離地表水源的農用地下水井目前仍可繼續使用。

        在于少輝承包的460畝農田中,分布著3處機井,一處靠近鎮上的有水河渠——魚營渠,因可以從渠中引水,現在這處機井已被實施管控式關停。

        “管控式關停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鼓勵農民使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灌溉。”巨鹿縣水務局副局長張朝磊說,“下一步,在水井精細化分類的基礎上,針對遠離地表水源的水井,農民的取水量會受到限制。比如,會根據農民的土地面積,精細化分配用水配額,不能再任性漫灌。”

        走訪官亭鎮周邊,記者發現當地農田里種植的是高粱等抗旱節水作物。在官亭鎮的鄰鎮觀寨鎮,何寨村正在整村推進旱作雨養項目,改種高粱等耐旱作物,實施面積達4396畝。“現在地里的高粱都長到一人多高了,就等著到時候收獲了。”何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建衛笑著說。

        隨著對農業用水的精細化管理,地下水超采的現象得到遏制。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農田1400多萬畝,推廣使用抗旱節水品種和配套節水栽培技術農田3400多萬畝,擴大地表水灌溉面積968萬畝,有效減緩了農業用水對地下水的依賴。

        引水——

        一渠清水來

        田里的節水設施,讓人印象深刻;農田旁的魚營渠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清澈的河渠目測有10余米寬,聽當地人講,水深約有3米,穿過進頭營村,緊鄰河渠的是大片農田。

        走在一旁的于少輝介紹:“這條渠原來是典型的干旱河渠,一年中只是短暫有水。現在大不一樣了,一年到頭都是碧波蕩漾的。”

        不只是魚營渠,過去,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邢臺市的21條主要河道和具備引蓄水能力的144條干支渠中的許多河道曾經干涸。

        而近兩年,這21條主要河道、144條干支渠均實現了河渠有水。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沿著魚營渠溯洄而上,離開進頭營村,記者來到了老漳河旁。

        “老漳河由南向北穿過整個巨鹿縣,剛剛咱們所在的魚營渠引的就是老漳河的水。”張朝磊介紹。

        河北省水務中心引黃事務中心副主任李巍介紹:“老漳河是引黃入冀補淀工程的重要輸水河流。引黃河水進入河北后,流經邢臺等5個設區市,經過的都是地下水超采嚴重的地方。”

        “現如今,巨鹿縣的農業灌溉用水主要是引來的黃河水。用作生態補水、飲用水及工業用水置換的主要是南水北調的水,要不要和我一起到南水北調水廠看一看?”張朝磊和記者說。

        一路向南,來到巨鹿縣城南外環附近的南水北調水廠。這座水廠2016年7月投用,和縣里原有的自來水廠互相獨立。

        “水廠里的水都來自南水北調,日處理能力達1.9萬噸。”縣南水北調水廠廠長梁啟新說,“水從丹江口水庫沿中線總干渠輸送,后經邢清干渠平巨支線,到達巨鹿縣南水北調水廠,全程均為專門修建的涵管輸送。”

        南水北調送來的水,目前已成為巨鹿縣生活與工業用水的重要來源。梁啟新介紹:“當水廠日處理量大于當天實際使用量時,一部分水就會排入環城水系,用作生態補水。”

        “環城水系的水又流向哪里?”記者問道。

        “環城水系與全縣主要河渠相聯通,對地下水的涵養可以起到明顯作用。”巨鹿縣水務局河湖科科長王德彥說。

        說罷,王德彥提議,到魚營渠的“尾巴”再看看。

        沿著魚營渠溯流而下,記者發現,在魚營渠的最末端,還連接著一個面積2畝多的坑塘。坑塘有蓄水和調節的功能,當河渠水多時,匯入坑塘儲存;河渠水少時,坑塘反補河渠。

        近年來,邢臺逐步疏通支河、溝渠,發揮坑塘蓄水、灌溉功能,不僅農業灌溉、生活用水不愁了,群眾也有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不僅是邢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區區域內不少地方河網密布,開展河道生態補水是改善地下水水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河北省水文中心地下水處處長任印國介紹。

        截至2021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累計向河北省送水超130億立方米。2018至2021年,河北省形成有水河長4119公里,水面面積225平方公里;其中,2021年邢臺市有水河(渠)恢復至2011公里,水面面積達到77平方公里。

        樂水——

        甘露潤心田

        調研時,記者翻閱了邢臺地方的古志,歷史上,邢臺曾有“環邢皆泉”的記載。

        泉水主要來源于地下水。由于超采,自上世紀80年代起,邢臺的泉水逐漸斷流。

        “現在可不一樣,百泉復涌了。”聽聞介紹,記者來到邢臺市經濟開發區王快鎮一探究竟。

        7月初,位于王快鎮百泉村的百泉,涌水面積超過了500畝。“從2021年8月開始,開發區轄區內的百泉、黑龍潭等泉坑持續穩定復涌。截至目前,水域面積達900余畝,水位最深有45米。”邢臺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商黎英介紹。

        地下水水位的回升,是泉水復涌的根源。2021年底,河北省淺層超采區地下水水位平均埋深比上年上升了1.87米。

        隨著泉水復涌,多個村鎮迎來了發展旅游產業的好機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一睹百泉的模樣。”百泉村村民魏安芹說。在緊鄰百泉村的東汪鎮,一個依托泉池而建的項目正在施工。工地藍圖上,翠柳依依,泉池蕩漾,令人心馳神往。

        地下水水位的回升,也讓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現在抽取地表水比抽深井水距離更短,省電更省錢。”于少輝說,“不僅如此,今年我們也可以喝上南水北調的水了。”

        在官亭鎮,取水方式的改變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節水率。

        “以前自取水,是自己從井里打水,再用扁擔挑水回家,路上爬坡拐彎難免灑出一些,就浪費了。而現在自來水管封閉性好,直通各戶,加之管道定期維護修理,跑冒滴漏很少了。”于少輝說。

        自來水的收費制度,也改變著群眾的用水習慣。生活中,大家的節約用水惜水意識慢慢提升了。

        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的96個縣中,已有部分農村地區完成了水源置換,引水覆蓋人數達2172萬人。2022年,河北將加快置換步伐,預計年底前,受水區農村水源置換將全部完成。

        “2014年,國家認定河北省的地下水年超采量為59.7億立方米。”河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志清介紹,到2021年底,河北省地下水年超采量已壓減52.3億立方米。今年將繼續壓減地下水超采量7.4億立方米,基本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

        本期統籌:楊爍壁

        版式設計:蔡華偉 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8日 04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h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耻辱にまみれた失禁调教| 国产欧美日产激情视频|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 青青操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另类精品|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网站|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香蕉免费在线视频| 大香伊蕉国产av| 一级白嫩美女毛片免费|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啊~又多了一根手指|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日韩第一页在线| 九九九好热在线| 明星ai换脸高清一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真实乱小说在线阅读|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小视频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