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生態筑基再現秀美青山
深秋時節,陽泉礦區沙坪街道合新村廟上的后山,曾經的礦渣山變了模樣。這里是陽泉市納入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的417個圖斑之一,也是該市大力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生動實踐的縮影。
陽泉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歷史遺留私挖濫采及涉煤涉礦工程毀壞土地生態恢復、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黃河流域及重點地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環境修復治理項目、高鐵高速沿線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以及全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等工作,著力優化“存量”、補齊“短板”,大力實施生態筑基戰略,撫平生態“傷疤”,再現秀美青山。
在陽泉郊區雙蔭路旁,兩處曾因私挖濫采形成的生態破壞點披上了“新綠”。治理中,施工單位實施了土石方回填、平臺打造等工程,林業部門又在此基礎上添綠復綠,并在邊坡等區域種植樹木,使這里徹底變了樣。
針對私挖濫采導致生態破壞,近幾年,該市持續投入治理資金,完成治理近1.57萬畝,其中私挖濫采區域全部完成治理,涉煤涉礦生態破壞區域完成治理5264.5畝。
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是全市重點實施的生態修復項目。2019年,陽泉417個圖斑納入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范圍,全市生態修復總面積2萬余畝,涉及城區、礦區、郊區、盂縣和平定縣的23個治理項目區。2020年12月底,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恢復了廢棄露天礦山的土地功能,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茂盛的草木能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美化環境,有效防控地質災害的發生,保護項目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悉,陽泉市將進一步加大生態修復治理力度,實施黃河流域及重點地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環境修復治理項目,讓綠色成為陽泉發展最亮麗的底色。(白雪峰 溫榮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