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聚“鏈”成群 夯實產業發展基石
2023年,包頭市依靠招商引資加力培育新興產業,依靠“雙招雙引”加快引進創新資源,依靠優化營商環境加速集聚產業和人才,全力培育新增量,打造新增長點,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資累計對接企業3260家,簽約353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734.4億元,已開工182個項目。1-2月引進國內(區外)到位資金22.4億元,同比增長96.3%,實際利用外資完成13.5264萬美元。
今年以來,包頭市將做大做強稀土產業作為建設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和戰略優勢資源基地的重要抓手。聚焦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圍繞具備基礎的磁材、拋光、稀土合金等產業,大力招引頭部企業、新銳企業,堅持把已有產業做大做強,強力推動包頭稀土由“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邁進。截至目前,共簽約總投資2.15億元的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能力建設等稀土項目21個,協議總投資40.87億元。預計2023年內包頭磁材產能占到全國50%以上,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超過80%,產值超800億元,到2025年將突破1000億元。
2023年包頭市搶抓“雙碳”重大機遇,加快布局以光伏硅為重點的硅產業集群。聚焦打造“世界綠色硅都”,圍繞頭部企業形成工業硅、多晶硅、單晶拉棒、切片、組件等產業環節,推動建立“綠色硅都”行業標準,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硅產業中心城市,推動光伏產業從點狀布局向集聚集群轉變。截至目前,共簽約總投資230億元的沐邦新材料有限公司硅基材料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01億元的中清智慧24GW高效光伏電池等光伏項目27個,協議總投資1067.03億元。預計2023年內包頭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在全國的比重將達到40%,新上電池片86GW、組件55GW,產值將再翻一番超2000億元,2025年將達6000億元。
堅持“調舊育新”“無中生有”,包頭市開辟“新賽道”,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打造陸上風電裝備、先進金屬材料、碳纖維及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氫能儲能產業集群,加大招引力度,精耕細作,推動產業規模提檔升級。截至目前,共簽約總投資141億元的源網荷儲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氫能產業鏈項目、總投資105億元的麥思威爾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中車風電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31億元的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高端鋁合金新材料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紅豆通用新能源重卡輪胎智能制造基地及智慧風電項目等五大戰新產業項目81個,協議投資總額2261.22億元。預計2023年內實施總投資3455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01個,新開工項目125個,完成投資796億元,爭創國家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瞄準新賽道,跑出新速度。下一步,包頭市要以招大引強、補鏈延鏈為重點推進“兩都”建設,全力打造旗幟型產業集群。在稀土產業方面,要圍繞仍處空白和薄弱的發光、儲氫、催化及助劑材料等領域,填補產業空白,壯大產業基礎。要圍繞發展“稀土+”消費品,大力引進終端制造企業,發展稀土終端產品以及全力引進稀土領域研發機構和急需人才;在硅產業方面,要全力招引電池片、光伏電站企業,大力招引切片、組件等企業,做大產業鏈薄弱環節。要圍繞打造產業生態,大力招引組件輔材、逆變器、支架、邊框等配套產業項目,加快發展光伏制造全產業鏈。加緊推進布局電子硅和有機硅產業,圍繞打造硅產業先進技術研發中心和檢測認證中心,加快招引研發、檢測、認證等機構,形成一批“包頭標準”。同時,圍繞五大戰新產業,加快引進科技含量高、關聯程度大的“鏈主”企業,引進品牌影響大、附加值提升明顯、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項目,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林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