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縣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近年來,淮北市濉溪縣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合作模式,通過整合各類資源、建強服務平臺、激發干群熱情,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統籌謀劃,找準振興路徑。濉溪縣突出統籌謀劃、上下聯動,充分評估當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競爭優勢,從實際出發,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在確保不增加村集體和農民負擔的基礎上,協調解決土地流轉、融資貸款等方面問題,以市場化方式撬動金融資本、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推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高質高效發展。按照試點村率先探索經驗、逐步打開局面的思路,篩選基礎條件較好、資源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鮮明的村作為試點,采取土地、資金、勞動力入股等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入股龍頭企業等多種形式的合作社,把分散的群眾組織起來、把閑置的資源利用起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探索出了新路子。
村村聯建,把牢發展方向。濉溪縣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種植,總占地面積352.7畝的劉橋鎮陽光玫瑰葡萄基地,由劉橋鎮留古村集體統一流轉后交鎮政府統建、統租。鎮政府牽頭,各村共同申請財政銜接資金,選址建設產業基地,抱團進行發展。在產業基地劃出30余畝大棚,由家庭農場提供技術支持,留古村合作社經營管理,收益歸留古村集體所有,強化聯農帶農效益,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村村聯建方式,對做大做強產業發展,形成地方特色,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既解決了產業發展“小散弱”、主導產業不突出、特色產業無規模的問題,也符合當前國家提出的農業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的要求。
2021年以來,濉溪縣先后撥付劉橋鎮銜接資金1300萬元,共同投資建設陽光玫瑰葡萄大棚項目,資金要素保障到位,為鄉村產業振興筑牢發展基礎。目前,葡萄種植已經完成,預計2023年每畝產量達到1500至2000斤,銷售收入達300萬元以上。該項目帶動劉橋鎮12個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每村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6萬元;同時為周邊村民提供100個以上長期就業崗位,每人年增收約9000至1.6萬元。(吳永生 李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