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足價格穩 梅雨季江蘇居民“菜籃子”有保障
自6月17日江蘇入梅以來,雨量大、強度強的“暴力梅”在省內南北搖擺,今年入汛后全省面雨量191.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7%。“菜籃子”攸關民生,在間歇性強降雨下,居民“菜籃子”供應是否受阻?儲備是否充足?菜價上漲了嗎?
6月25日,記者在南京邁皋橋老街農貿市場內看到,蔬菜、肉類、大米、食用油、調味品等一應俱全。毛豆2.8元/斤、青椒1.5元/斤、黃瓜1.5元/斤、菜秧3元/斤、絲瓜1.8元/斤,菜價比端午節前略有下降。江蘇凌家塘市場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曉峰介紹,當前市場上地產葉菜類上市量有所減少,好在“外地菜”填補了本地空缺。
23日下午,記者走進南京市建鄴區文體路旁的南湖菜市場,各類瓜果蔬菜被整齊碼好擺在攤位上,品類豐富,供應充足。香韭菜3.5元/斤、西紅柿4元/斤、生菜5元/斤……前來買菜的王月表示,這幾天每天都來采購,沒感覺菜價有什么大的變化,不需要囤貨。
在大潤發漢中門店生鮮區,蔬菜瓜果貨架上品類豐富,小白菜2.99元/斤、菊花腦3.99元/斤、油麥菜4.58元/斤、菠菜5.99元/斤……在鮮肉區,記者看到五花肉、里脊、小排等供應充足,價格保持穩定。“目前,蔬菜、肉類等生鮮價格并未受降雨影響出現明顯波動,居民們可以放心!”該門店店員李萍告訴記者。
作為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眾彩物流)承擔著南京及周邊約70%的蔬菜供給。眾彩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端午期間各類農產品到貨穩定、供應充足,蔬菜市場到貨8149噸,果品市場到貨6596噸,淡水魚到貨1056噸,糧油到貨641噸。6月25日,蔬菜市場現主要經營的64個品種日均價格為5.53元/公斤,環比上周(6月18日)下降1.6%,環比上月同期(5月25日)下降2.98%,同比去年(6月25日)上漲1.84%,居民的“菜籃子”穩穩的。
科巷新市集數據顯示,6月19日,蔬菜市場現主要經營的65個品種監測情況顯示,日均價格為5.58元/公斤,環比上周(6月12日)下降2.62%,環比上月同期(5月19日)下降2.45%,同比去年(6月19日)上漲4.1%,全市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因為大雨影響,南京當地菜農無法收割和售賣,本地菜會略顯供應不足,外地供應菜品因運輸成本普遍略微上漲,市場銷售情況和平常差不多。雨期時間短,對于農副產品影響較小,市場也儲備了少量菜品。”科巷新市集經理戴霄尚告訴記者,將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夜間巡查,向商戶做好宣傳,要求做好農產品儲備工作,保證供應,維持市場正常運營。
“進入梅雨季節,目前來看我省各地‘菜籃子’物豐價穩。”省商務廳運行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組織貨源,指導商貿流通企業豐富商品種類,拓寬貨源渠道,強化產銷銜接,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重點保障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持續對全省881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生活物資庫存進行監測,做好全省生活必需品保供和價格的信息收集和監測預警工作,及時掌握市場走勢,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采取應對措施。(許愿 林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