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松陽“文化禮堂+”模式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近日,在麗水市松陽縣裕溪鄉靄溪村文化禮堂內,村民講解員蘭玲玲正給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解中共靄溪支部的發展歷程。作為松陽縣第一個黨支部靄溪支部所在地,裕溪鄉靄溪村積極挖掘和整合紅色資源,著力打造特色文化禮堂,在禮堂中植入藝術文創、紅色研學等新業態,使文化禮堂成為當地村民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的美好精神家園。2022年靄溪村文化禮堂建成至今已累計接待游客5500余人,實現營收50多萬元。
自2013年浙江啟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以來,松陽縣始終立足特色,整合資源,統籌聯動,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品質過硬的文化禮堂品牌,堅持寫好“文化禮堂+”文章,推動建設更具松陽辨識度的鄉村文化新陣地。
在松陽三都鄉松莊村,“禮堂+鄉村藝術”模式深受村民喜愛。近年來,該鄉不斷擴容文化陣地、充實文化力量、釋放禮堂效應,通過舉辦公益攝影、書畫大賞、送戲下鄉、桃文化節等特色活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用“文藝大餐”。除了常規的“文化活動”,該鄉積極拓展“文化禮堂+”發展空間,舉辦農產品市集,以“文化禮堂+農貨銷售”形式為鄉村共富“充電”,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在文化禮堂里,村民們賣著桃子、桃膠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大家紛紛打卡購買。”游客趙先生評價道,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市集體驗。
松陽樟溪鄉興村村特色文化禮堂紅糖工坊將禮堂文化與非遺古法制糖技藝相結合,擘畫出共富新“錢景”,成為了展現松陽農文旅深入融合的一張“金名片”。據樟溪鄉興村村黨總支書記傅金鋆介紹,樟溪鄉已連續7年舉辦“開糖節”,紅糖工坊每年吸引超2萬名游客參觀體驗,帶動紅糖銷售單價從8元提高到25元,吸納200余名村民就業,其中低收入人群比例超20%,人均年增收超過1.8萬元。
松陽“文化禮堂+”模式堅持本土、特色、創新等關鍵詞,將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特色產業、旅游資源植入其中,積極開展“文體走親進禮堂”“志愿服務進禮堂”“理論宣講進禮堂”等多項活動,選優做強文化禮堂“活動菜單”,打造最優質服務體驗,文化禮堂已不僅僅是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也逐步成為凝心聚力的“紅色殿堂”和特色經濟的“孵化器”。目前,該縣共建成農村文化禮堂207家,完成常住人口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蓋。其中,五星禮堂2家,四星禮堂5家,三星禮堂89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