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連續4年超額完成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任務
2023年,內蒙古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1936.4萬畝,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1920萬畝年度目標任務。據統計,2020-2023年內蒙古落實中央財政作業補助資金20.5億元,在東部四盟市34個實施保護性耕作旗縣累計實施5289.8萬畝次,連續4年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任務。
在深入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中,自治區農牧廳早部署、早啟動,按照“穩步擴面、質量為先”原則,建立定期調度機制,督促各地落實免耕播種機1.3萬余臺、實施主體7358個。其還在強化技術規范應用上發力,印發《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指引》《關于發布內蒙古自治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的通知》等文件,向社會發布“扎賚特模式”“額爾古納模式”等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模式。
同時,該廳充分發揮整體推進縣和高標準應用基地示范引領作用,創建整體推進縣9個,打造縣、鄉、村級高標準應用基地160個。自治區農牧廳還強化服務指導,先后10余次派出專家組赴高標準應用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對落實地塊、秸稈覆蓋、機具保障、作業質量、基地建設、效果監測等工作進行實地踏查。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導向作用,推動新購置高性能免耕機3626臺。
據了解,保護性耕作是一項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稈覆蓋的情況下進行免(少)耕播種,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節本增效、減少秸稈焚燒等作用。(記者 韓雪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