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型發展 山西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
人民網太原9月11日電(記者趙芳)“山西將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作為加快轉型發展六大支撐的首要支撐,指明了建設目標和前進方向,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全力推動各項任務落細落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11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八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專場發布會。
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統領性文件《山西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施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同步出臺了市場基礎設施、信用、消費品、土地、勞動力、市場環境等13個配套行動計劃,共同構建起目標明確、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1+N”政策體系。
加強質量強省建設工作,全面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惠百城助萬企”活動。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年”活動,新發布省級地方標準151項。扎實推進高粱、蘋果、中藥材、谷子等4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建設,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打造特鋼材料、新能源等十大重點產業鏈,建設特色專業鎮,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制定《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設實施方案》。著力完善城市和縣域商業體系,推動農產品批發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開展促進汽車、家居、電子產品消費系列行動,消費活力進一步激發。
在能源體制改革方面,構建起了“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省內+外送”融合發展的完整電力市場體系,電力現貨市場領跑全國,煤層氣勘查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舉辦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出臺文旅康養集聚區打造實施方案,重點支持建設10個集聚區。舉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加快推進太原、大同國家物流樞紐和晉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推動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實現全覆蓋。優化升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形成了“1+12+N”的全省域一體化平臺運行模式,制度性交易成本逐步下降。
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擴圍延伸“標準地”出讓制度,在12個縣穩妥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公益性零工市場實現縣縣全覆蓋,就近滿足零工人員就業需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區域股權金融綜合服務“雙平臺”上線運行。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逐年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發布《山西省政務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組織開展全國首屆人工智能基礎數據標注技能大賽,山西中云智谷等兩個項目入選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
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加快完善。切實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財產安全,1—8月嚴懲相關犯罪行為565件、挽回損失5.9億余元。推動太原、大同等9家仲裁委成立知識產權仲裁專業機構,拓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途徑。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建立市縣兩級隱性壁壘臺賬,逐項清理銷號。修訂實施《山西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對9132項涉及市場主體的政策舉措全面進行公平競爭審查,查辦1.4萬件各類影響公平競爭的違法案件。加強消費維權制度建設,完善全省12315在線消費糾紛解決和效能評價機制,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完善社會信用制度,加快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累計歸集信用信息數據9億余條,其中涉企信用信息4億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