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養老這件“食”事 海淀西三旗街道養老助餐中央廚房試運行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董兆瑞)“這個廚房干凈衛生,我們吃得也放心!”10月23日,在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海淀區西三旗街道養老助餐中央廚房開始試運行。開業當日,西三旗街道邀請社區老人走進中央廚房,看到干凈明亮的后廚和就餐環境,老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據了解,西三旗街道下轄28個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共計3.2萬余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3399人,還有部分失能失智、低保低收入、高齡特困人群。在前期的調研中,14個社區1000余名老年人的調查樣本顯示,有將近90%的老人家庭有養老助餐需求。西三旗街道積極響應居民訴求,選址建設了西三旗街道養老助餐中央廚房,搭建了覆蓋全地區的多層次社區養老助餐服務體系,精準服務老人需求。
“西三旗街道圍繞‘保基本、廣覆蓋、貼需求、優服務’的服務宗旨,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社會參與的原則,著力打造中央廚房,讓老人吃上‘熱乎飯’。”西三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西三旗街道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相結合的養老助餐服務團隊,設置營養膳食部,配備專業營養師、高級廚師、面點師,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主食面點、特色小份菜、時令蔬菜、熟食醬貨及地方特色小吃……中央廚房的餐品相對清淡、少鹽少油、軟爛適中。據了解,中央廚房根據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健康狀況以及行動能力,制作符合老年人所需要的營養健康、時令優先、口味適中的餐品。同時,中央廚房不以盈利為目的,確保低于同類餐品的市場價格,14元一份的葷菜,10元一份的素菜,1.5元的米飯,0.6元的饅頭讓居民拍手稱贊。
工作人員介紹,中央廚房設置了6張餐桌,可容納24人同時就餐,并提供現場堂食、社區助餐點及配送上門三種用餐方式,支持線上支付、老年助殘卡支付以及現金支付的多種支付方式。每天有2輛以上集中配送車輛為老人提供便捷的用餐服務。為了保證老人吃到熱乎飯,配送車上還配備了制熱設備,同時菜品外包裝也采用保溫材料的專業包裝箱“雙重保溫”為老人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記者了解到,中央廚房在完善線下點位功能布局的同時,還建設了覆蓋全地區的“中央廚房+社區助餐服務網點+配餐/送餐入戶”的多層次社區養老助餐服務體系。目前,地區1+28+N的“KTF”模式社區養老助餐服務網絡已經形成,即:通過1個中央廚房(kitchen),覆蓋28個社區居民步行可及的助餐服務網點(takeout)、為N個有需求的老年家庭(family)上門送餐,織起了覆蓋全地區、涵蓋各類群體的生產、品控、訂餐、送餐等服務網。
近年來,西三旗街道致力于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建成并運營了1家養老院、3家照料中心、5處養老驛站及2處驛站輻射點。此外,開展適老化改造,為老人配備“坐便+淋浴”的兩用浴凳,安裝“一鍵式”智能呼叫終端等,打造養老宜居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