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盡活力滾滾來——常德經開區以“產改”促幸福園區建設紀實
湖南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名德山經濟科技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人。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8家,產業工人3.5萬人。
近五年來,園區為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同時努力打造幸福園區,激發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黨建引領 增強工人隊伍凝聚力
園區結合產業分布特點,成立醫藥化工、裝備制造、輕工食品、電子電力、港站物流五大產鏈黨委,區總工會與園區綜合黨委、各產鏈黨委人員機構實現高度融合,安排工會社會化工作者同時擔任園區企業黨建指導員,進一步筑牢廣大產業工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組織保障和思想基礎,將“產改”工作做深做實。園區成立黨組織的企業全部成立工會組織,企業工會負責人95%以上由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兼任,形成同心同向促企業發展的凝聚力。
近五年來,區黨工委將年度表彰和“五一”“七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的評先評優指標名額向企業傾斜,將市、區兩級表彰和“兩代表一委員”名額50%以上都給到企業生產一線的優秀員工;每年春節前組織評選一批“德山工匠”“科技之星”“金牌主管”,并隆重召開表彰大會對獲獎的人員給予重獎,進一步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錘煉技能 提升能工巧匠戰斗力
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園區與常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多家高校深度合作,為醫藥制劑、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特色產業量身定制“菜單式”培訓,提升園區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型發展。區人社、工會、應急管理等部門每年組織近2000人次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園區30多家企業建立了培訓中心,除了對企業員工開展常規技能培訓外,還開展跨工種、跨工序培訓,培養“多面手”緩解企業用工矛盾。園區經過多層次、全方位的素質培訓和提升,在產業工人隊伍中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濃厚氛圍。同時,園區企業制定各具特色的員工成長計劃,鼓勵職工參與技術職稱評定。
近三年來,園區共有173名產業工人獲得“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等職稱。園區每年積極承辦全市產業工人技能競賽,組織區內企業開展釀酒大師、財會業務、鉗工、焊工、中藥炮制、快遞員等技能競賽。通過各項技能競賽和比武,近三年來,有60多名產業工人獲評“常德工匠”“德山工匠”和“金牌主管”。
搭建平臺 激發領軍人才創造力
園區現有各級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0多人,為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園區企業設立了13個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工匠們充分彰顯“頭雁效應”,帶動團隊及所在行業技術工人攻堅克難,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各工作室采取“師徒結對”的方式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湖南云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宋奇峰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包括全國勞動模范宋奇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蘇玲、張全會,全國工人先鋒號值班長羅智毅等多名成員,工作室培養的一大批后起之秀成為湖南紡織行業的中流砥柱。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陳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培養出常德市最美執業藥師賀美艷,以她為核心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又以師徒相授的方式培養出一批企業技術骨干。
目前,園區已創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省級28家;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個、省級2個;擁有省級以上國家級創新及公共服務平臺43家,其中國家級7家。2023年,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德中聯重科液壓有限公司獲評省級“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6個項目獲批湖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化”重點項目。
人文關懷 營造幸福園區親和力
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程中,園區以打造服務職工綜合體,建設幸福園區、幸福企業為契機,目前已建立企業工會組織213家,規模以上企業工會覆蓋率達97.7%。區總工會2020年獲評“湖南省百佳開發區工會”,湖南云錦集團等15家企業獲評市級以上“工人先鋒號”,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榮獲市級以上“五一勞動獎狀”,湖南華電常德發電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獲評市級以上“模范職工之家”稱號,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在生產車間建立“職工小家”。園區已建成區黨群(職工)活動中心,設立文體活動場所,為職工開設書法、音樂、舞蹈興趣班。今年開工建設的東區“職工文體活動中心”室內面積近5000平方米。
園區每年舉辦的“工業杯”籃球賽和環湖健跑比賽,以及在春節、七夕、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的文體活動深受廣大職工喜愛。園區組建了以職業律師、人民法官、企業工會主席為主要成員的勞動爭議調解員隊伍,每年調解園區企業勞動爭議案件近百件(次)。建立“法院+工會”“工會+人社”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機制,并于2022年在園區內成立常德市首家“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園區每年通過開展企業“十佳員工宿舍”“十佳員工食堂”評選等活動,推動企業改善產業工人的工作、生活條件,不斷提升園區產業工人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文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