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賽罕區: “一把手走流程”,提升服務群眾滿意度
“一把手”親自走流程,及時發現根本問題,提升服務群眾的滿意度,這個地方正在進行中……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將“一把手走流程”作為各部門優化辦事流程、提高窗口服務效能的一項常態化工作持續推進,把主題教育“學干改”貫穿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全過程。
據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局長陳雪婷介紹,賽罕區21家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采取以工作人員身份“坐窗口”,以辦事群眾身份“走流程”,以陪同人員身份“跟隨辦”等方式,共進行了29次“一把手走流程”體驗,規范了116個行政審批事項告知單,從根本上解決了“一次性告知不清”的問題。
“一把手走流程”體驗活動不斷發現和解決企業和群眾訴求,努力打造審批環節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獲得感強的政務服務環境。”陳雪婷說道。
賽罕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秉杰在以辦事群眾身份“親自辦”時發現,前來辦事的部分群眾仍攜帶實體社會保障卡,在辦理業務時對激活電子醫保憑證的積極性不高,使用流程認知不夠,不便于窗口辦事人員進行身份校驗。
“我們現場征求群眾意見,研究改進措施。通過公眾號等渠道進行線上宣傳,以流程圖、短視頻等形式引導群眾領取和激活電子醫保憑證。同時結合線下宣傳推廣活動,提高參保群眾對電子醫保憑證便捷性、安全性、使用流程的認知。”張秉杰說。
與此同時,賽罕區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在政務大廳設置服務引導臺,在業務窗口設置“幫辦代辦”服務崗,在自助服務區安排專人手把手指導,以及為所有線上網辦事項保留了線下受理渠道,通過上述諸多舉措,讓老年人、行動不便人群以及其他特殊人群的辦事權益得以保障。
此外,據了解,賽罕區積極對標先進地區,正在研發“無感續證”系統,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市場主體辦事數據進行篩選,為相關證照即將到期的企業精準發送續證提醒,既能減輕市場主體的工作負擔,同時極大節約了辦事成本,這項服務預計在十二月正式上線運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