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優化營商環境866項改革任務落地
原標題:海淀優化營商環境866項改革任務落地
本報訊(記者 孫穎)今年前三季度,海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94.3億元,增長6.1%。近日,記者從海淀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區集中力量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和堵點難點問題,壓茬推進了866項改革任務落地,以宜商宜業“軟”環境構筑起經濟發展“硬”支撐。
融資、用地、用工、用能等生產經營要素是否有保障,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海淀區下大力氣做強要素支撐,把企業的“憂心事”化為政府的“案頭事”。
在準入準營方面,海淀區率先推出住所(經營場所)標準化登記模式,實現企業設立登記全程“零材料”。截至目前共有4678戶企業采用這一模式完成設立登記。海淀區還推進“集群注冊”工作,初創企業“零租金”使用注冊地址,并享受平臺提供的創業孵化服務。目前已經認定創業中心、創業大街、創客小鎮、東升北領地4家集群注冊試點平臺,累計注冊企業達1901家。
在“一業一證”改革方面,海淀區推行上線29個行業,實現9個行業案例落地,為市場主體辦理準營事項精簡申報材料50%以上,減少審批環節70%以上,縮短辦結時限60%以上。
在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海淀區推動辦理建筑許可審批環節由18個減為4個,審批時限由93天減為14天,推進施工準備函審批改革,平均為企業有效節約工期4到6個月,節省項目成本1000萬至3000萬元。
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海淀區推行財金協同專項支持行動,截至今年10月底,共幫助1887家中小微企業解決2954筆貸款融資需求,發放貸款總額105.18億元。海淀區還持續推進“銀稅互動”,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為1138戶守信小微企業引入12.66億元資金“活水”。此外,“信易貸”工作也取得豐碩成果,截至今年10月底授權企業累計22828家,為企業提供貸款共計1.83億元。
作為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海淀區將繼續深入落實北京市營商環境6.0改革,持續擦亮“北京服務”品牌,緊緊圍繞駐區企業成長壯大、優化產業發展新生態、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高水平政策供給惠企、高效率精準服務助企、高標準要素保障強企、高質量綜合監管安企、高品質法治建設護企“五位一體”的營商環境,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