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湘”約軌博會 | 湖南株洲:從“兩條軌道”出發 打造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株洲,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被譽為“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
走進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陳列館,墻上詳細記錄著中車株洲所不斷發展邁進的四個時期,同時見證著軌道交通“中國速度”的繼往開來。
近年來,中車株洲所以“算法、器件、材料”三大技術為“根”,開啟了科技成果產業化與產業科技化的循環攀升,各項技術成果掛滿枝頭。
2017年6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首發,其牽引傳動系統和網絡控制系統均由中車株洲所自主研制,標志著我國高速動車組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在中車株洲所時代電氣制造中心內,配送物料的工業機器人來回穿梭,生產線上工作人員有序作業......“這就是復興號動車組身上的強大‘心臟’——牽引變流器。”制造中心生產技術部高級主管謝明明介紹,牽引變流器是能進行電能傳遞的列車動力設備,相當于汽車發動機,主要安裝在動車底部,目前已廣泛用于西藏拉林鐵路、雅萬高鐵等。
據悉,制造中心主要制造被譽為列車“心臟”和“大腦”的牽引傳動和網絡控制系統,目前擁有20多條先進生產線,年產值超100億。每年可滿足200列“復興號”動車組、1000列標準地鐵、840列“重載”機車的裝車需求。
為持續釋放創新能量,高效服務賦能產業發展。2019年1月,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正式獲批落戶株洲,這是軌道交通行業唯一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作為一個國家級共建共享的創新平臺,我們以培育產業集群為使命,通過打造整車高能級創新平臺建圈強鏈,實現相關孵化技術和產品在整車的應用。”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副主任陳建雄說。
4年來,圍繞綠色節能技術、智能化關鍵技術、高效能牽引傳動技術等七大關鍵共性技術的攻關,國創中心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先后攻克激光加工、氫燃料系統、隔音降噪等20余項行業難題,實現了原創技術從“樣品-產品-商品”的快速轉換。
走進國創中心激光先進制造應用實驗室,工作人員正用激光對輪軸進行除銹清洗,無粉塵、無噪音是其給人最直觀的感受。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和檢修過程中存在大量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激光清洗替代傳統人工清洗,無化學污染、不易損傷基材,清洗時間可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為25分鐘。”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 激光先進制造技術經理羅彭澎介紹,目前該項技術已在中車株機公司、廣州地鐵公司、湖南聯誠軌道裝備有限公司等實現了工程化應用。
在關鍵處落子,在緊要處發力。近年來,湖南株洲立足實際,成功探索出鏈長辦、產業協會、企業聯合黨委“三方發力、同頻共振”的產業鏈推進機制,充分發揮產業鏈鏈長制的政府推動作用、產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產業鏈企業聯合黨委的黨建引領作用,共同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發展壯大。
“目前,株洲已聚集先進軌道交通產業上下游企業400多家,現在只需一杯咖啡的工夫,在方圓5公里范圍內就能集齊動車組所需的1萬多個零部件。”提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株洲市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辦公室主任戴振興滿臉驕傲。他表示,去年,以中車株機為龍頭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已實現產值超1500億元。未來,將在發揚產業鏈中游軌道裝備制造優良基礎的同時,不斷向上下游進行有效擴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