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馬精神——內蒙古美術攝影作品展京城實力圈粉
12月17日,北京雪后初霽,陽光明媚。位于東城區五四大街上的中國美術館內觀展者絡繹不絕,蒙古馬精神——內蒙古美術攝影作品展正在這里展出。一場展覽,讓北京“重逢”內蒙古。
以文化人,光影傳情;以藝通心,丹青繪彩。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自治區文聯承辦,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用文藝的方式培根鑄魂的一項具體舉措,也是以弘揚蒙古馬精神為載體,充分展現北疆文化蘊含的歷史之韻、民族之融、人文之美的一次嘗試和探索。
展出的作品凝結著藝術家對蒙古馬精神的審美思考和藝術表達,他們在色韻交疊、光影流轉中捕捉到“實干篤行、奮勇爭先”的精神印記,在墨彩相融、鮮活靈動間刻畫出“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獨特品格。
“本次展覽展出的優秀作品,不僅主題鮮明,更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許多作品色彩豐滿、構圖獨到、筆法成熟,以蒙古馬精神為切入點,生動展示了內蒙古壯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絢麗的民族風情、現代的城市氣息和幸福的生活圖景。”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說。
此次展覽分為“馳·吃苦耐勞”“騁·一往無前”“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三個板塊,展出的130余件作品包括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的優秀作品、內蒙古美術館館藏精品以及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特邀的優秀作品,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美術作品和攝影作品兩大藝術門類。
跟隨這些視覺沖擊力極強的佳作,觀展者開啟了一段感悟蒙古馬精神的全新之旅。
“在我的印象中,內蒙古是一個大寶庫,既有壯美的風光又有豐富的資源。通過觀展,我對‘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有了全面了解,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內蒙古、了解內蒙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石駐足在作品《大漠連天》前,感慨于蒙古馬精神的豐富內涵。
展廳內,觀展者或細細觀摩作品,或一起合影留念,或舉起相機拍攝,在一件件流光溢彩、匠心獨運的作品里,感悟蒙古馬精神,感受內蒙古的自然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幸福之美。
油畫作品《總書記回信了》再現了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圍在一起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喜悅場面。60多年來,內蒙古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許多觀眾在這幅作品前駐足許久,其中不乏一些美術愛好者在作品前長時間的欣賞觀摩。畫作主創者王耀中介紹說:“烏蘭牧騎隊員的勇毅和堅韌,同樣詮釋著蒙古馬精神中吃苦耐勞的特質,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應當深切領會蒙古馬精神的特質,以藝術作品特有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激勵人們自強不息、不斷向前的干事創業勁頭,為打響‘北疆文化’品牌,推動內蒙古未來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藝術的力量。”
新時代賦予蒙古馬精神貫通歷史、現代和未來,凝鑄勇氣、干勁與力量。
三千孤兒入內蒙、草原英雄小姐妹、齊心協力建包鋼等歷史佳話,都是蒙古馬精神的生動寫照。《國家的孩子》《草原英雄小姐妹》《鐵水奔流》等一件件作品沉淀著歲月印記、敘述著奮進歷程、印證著光輝成就。
“綠能”涌動惠萬家、無限“風光”送全國、“糧倉”“肉庫”“奶罐”“絨都”自然天成……內蒙古前行的英姿、昂揚的氣韻、奮進的力量定格在《塞上糧倉》《攀登者》《“烏金”綠動》等一件件視角獨特、生動立體的作品上。
這場視覺的盛宴,展現出內蒙古各族人民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以萬馬奔騰的氣勢,快馬加鞭的勁頭,一馬當先的勇氣,守正創新的昂揚姿態,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的生動實踐。(記者 白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