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啟動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省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實施《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安徽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正式啟動。安徽省將瞄準“7+N”重點領域和方向,到2027年建設1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到2030年累計建設3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到2027年建成10個左右
什么是未來產業先導區?“未來產業先導區是以重大需求為導向,以未來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為目標,構建創新資源持續匯聚、創新成果高效轉化、產業生態迭代完善、產業成果不斷涌現的未來產業集聚發展平臺。”
方案明確,到2027年,在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先進材料、人形機器人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建設1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積極創建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到2030年,安徽省將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創新引領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30家左右上市企業,新增60家左右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主導或參與制定100項左右標準,推出100件左右高端“三首”產品,建設運營一批示范性強的未來產業應用場景。推動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成為安徽省未來技術創新策源地、創新成果轉化試驗地、未來場景應用引領地、未來產業發展集聚地。
瞄準“7+N”重點領域
方案錨定了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的重點領域。安徽省將瞄準“7+N”重點領域和方向,重點布局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先進材料、低碳能源、生命與健康、未來網絡等7個領域,協同推進第三代半導體、先進裝備制造、區塊鏈、元宇宙等領域發展。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在方案中看到,在量子科技領域,安徽省將加快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前瞻布局量子芯片、量子算法等量子計算關鍵技術,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在空天信息領域,培育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新增長點,加快空天探測、在軌服務、開發、利用、保護等前沿技術工程化,拓展發展新空間。
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
方案聚焦了先導區建設八大任務,加快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加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多元場景開發開放、培育融通發展企業梯隊、招引建設重大產業項目、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增強產業基礎支撐能力、完善培育發展服務體系。
安徽省將優先在先導區布局和爭創一批省級以上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開展未來技術遴選與多路徑、交叉融合探索。支持先導區建設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未來產業概念驗證中心、中試驗證平臺,強化技術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驗證等轉化服務能力。
加快多元場景開發開放,方案明確,鼓勵先導區內頭部企業運用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開發智能汽車、人形機器人、柔性顯示、數字建筑、智慧家居、天地一體通信終端、智能診療、虛擬教學、仿真實訓等一批標志性產品和服務。鼓勵先導區所在地政府、企業、高校院所主動策劃、開發開放融合場景、標志性場景以及試驗驗證和示范應用場景,推動前沿技術創新、應用和突破。探索建立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應用風險補償機制。
實施先導區畢業升級機制
方案明確,未來將按照自主謀劃、先建后定、動態調整、梯度培育的方式,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或特色園區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統籌推進科技創新、示范應用、體制機制、政策舉措先行先試,探索未來產業培育發展新路徑、新模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對于先導區創建方向和成果等情況將以包容的態度綜合評估,分類給予改進提檔升級,實施先導區畢業升級機制,達到目標績效后,升級為省級未來產業集群。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通訊員 張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