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十年之變:“蛋糕”越做越大 保障更精準有效
本報北京5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趙麗梅)“10年來,財政實力不斷增強。隨著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國家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速,財政‘蛋糕’越做越大。”今天,在中宣部就財稅改革與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說。
許宏才表示,10年來,財稅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積極發揮著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作用,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增進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據統計,2012-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1.73萬億元增長到20.25萬億元,10年累計163.05萬億元,年均增長6.9%,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
與此同時,全國財政支出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2012年的12.6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4.63萬億元,10年累計193.64萬億元,年均增長8.5%,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步。
許宏才介紹,10年來,財政宏觀調控不斷完善:精準實施了減稅降費,科學安排政府債務規模,全面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財政資源保重點、補短板。創新建立并常態化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推動財力下沉,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許宏才表示,財政部強化資金保障,集中財力辦大事,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基本民生保障,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十年,稅收改革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我國已初步構建了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征管體系。
王道樹用4組數據介紹了10年來稅務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
一是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超過110萬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二是稅務部門辦理新增減稅降費累計8.8萬億元,我國宏觀稅負從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
三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減稅降費等宏觀政策綜合作用下,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持續激發,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累計達到9315萬戶,年均增加逾千萬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戶數由2015年底的544萬戶增長至2021年底的1238萬戶,“放水養魚”效果持續顯現。
四是我國稅收協定網絡已覆蓋112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降費約2.5萬億元,其中新增增值稅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
王道樹表示,國家稅務總局創新實施了“短平快優九個一”工作法,將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全力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