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復診、取藥專窗……上海互聯網醫院有這些便捷服務
新華社上海5月18日電(記者龔雯)無需進入門診大廳,憑借手機里的“取藥碼”對著機器掃一下,“嘀”一聲,即可取藥。記者在位于上海市汾陽路的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門口看到,在互聯網醫院取藥專窗前,市民們有序排隊、依次取藥。
“這是我第二次使用互聯網醫院復診配藥,疫情之下,這種無接觸的就診方式特別方便,也很安全。”市民程先生向記者展示了剛從窗口取到的2盒藥物,還熱心地手把手教記者如何操作這一線上應用。
除了居民自提,隊伍中還有一些跑腿小哥、社區志愿者等幫人代取。“最近接到的訂單不少。”取完藥匆匆騎上電瓶車趕去送貨的一位跑腿小哥說。
3月28日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服務不停歇,包括預約核酸檢測、在線復診咨詢等,開具藥品處方約2.7萬張。為應對疫情期間大客流咨詢、就診需求,開通6個月內“跨院復診”、合作建立浦東藥品分揀中央倉、開發“取藥碼”、開設“藥品自提專窗”等,進一步優化便民利民就醫服務。
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表示,目前,上海有100余家互聯網醫院,向市民提供線上預約掛號、線上專科咨詢、在線復診、在線開方、醫保線上支付、藥品配送到家等便民服務。
在原有部分醫院試點的基礎上,上海有89家公立互聯網醫院已經完成系統改造,提供跨院復診和配藥服務,延伸了患者線上復診的可獲得性和便利度。
“跨院復診對于醫生來說,相當于是首診,需要更加細心、耐心地了解患者病情。”作為上海開通互聯網醫院“跨院復診”的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說,一周多來,已經接診跨院復診患者近200例,醫生通過與患者在線交流,依靠專業知識和經驗,分辨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給出相關建議,既不讓輕癥患者白跑一趟,也避免讓重癥患者延誤救治。
該院眼科醫師孫中萃表示,她在線接診了多位結膜炎、青光眼等疾病患者。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在線就診中,患者表示眼睛曾經出過血,視力下降明顯,雖在用藥但效果一般。根據患者描述和此前病歷,及時為其調整了更有針對性的藥物,并叮囑其盡早到醫院,進行眼底激光等治療。
上海正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發展,包括優化互聯網醫院審批和布局、提升互聯網醫院就醫便捷度、鼓勵互聯網醫院開具長期處方、提供藥品配送服務能力等。
除了便民就醫服務,互聯網醫院醫保相關政策也在優化。“比如,支持具備線下醫保門診大病結算資質的互聯網醫院,經過系統改造后,提供互聯網門診大病復診服務。針對‘一老一小’使用互聯網醫院不便的情況,優化互聯網醫院的醫保結算,患者親屬可通過綁定隨申碼的親屬碼,幫助老人或者小孩在互聯網醫院進行代配藥和費用結算。”上海市醫保局局長夏科家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