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在這里 了解“一滴水”背后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6-21 09: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編者按

        水潤萬物,生活中須臾不可缺。但對很多人來說,每個城市里都有的自來水廠卻顯得有些陌生。水廠的歷史里,刻印著我國居民用水歷程的發展變遷;水廠的今天,書寫著黨和國家為滿足城市供水需求、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所作的持續努力,也體現著不斷創新工藝、節約涓滴之水的行動自覺。本期,我們與您一起走進幾個與水廠有關的“地標”,探尋身邊“一滴水”背后的綿長故事。

        水事變遷折射百年風云

        講述人: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 梁淑云

        我畢業于文博專業,自來水博物館一開始吸引我的,是建筑的精美。它建在北京的第一座自來水廠——京師自來水公司東直門水廠舊址上,當年分為辦公區和自來水生產區。辦公區舊址建筑形制與北京傳統的二進制四合院相似,采用傳統建造手法和磚雕紋飾、油漆彩畫等裝飾手法,局部造型又和諧地融入了西洋建筑風格。比如,大門整體造型是西式拱門,但浮雕又是荷葉、蓮花、慈姑花等傳統圖案,還有象征吉祥的纏枝菊磚雕,寓意“福壽枝榮”。拱形大門拱心石部分的浮雕則由花心瓣和蓮花紋組成,名為“清凈吉祥”,展現水的潔凈無瑕。一走進這座建筑,便仿佛穿越了百年時空。

        自來水廠出現之前,北京老百姓的飲用水都來自土井打水或水夫送水。1908年3月,當時的農工商部奏請在京師建自來水廠,以“官督商辦”的形式建設“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這一申請不到十日即獲批準,著名實業家周學熙受命組織籌建,成為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首任“總理”。

        水廠采用“招商集股”的辦法籌集資金,招股章程中明文規定“專集華股,不附洋股”。社會各界積極支持,270萬元股金很快湊齊。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勘察水源、設計水廠、丈量水管線路等工作,取用孫河地表水為水源,建造了孫河取水廠和東直門水廠。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整個市區只有東直門這一座水廠,日供水能力僅為5萬立方米,管線總長度367公里,用水人口63.55萬人,尚有近70%的居民沒能用上自來水。

        新中國成立前夕,整個北平歡天喜地,自來水公司全體員工也情緒高漲地做好了開創新事業的準備。就在這時,一項無比光榮的任務降臨到了自來水公司身上——即將舉辦的開國大典需要一根直徑和高度都符合特定要求的國旗旗桿,當時鋼廠還沒有足夠的技術。于是,自來水公司的五名工人夜以繼日,用了十幾天將四根不同口徑的水管焊接制成旗桿。這根旗桿在天安門廣場上整整樹立了42年,1991年才更換下來。

        祖國發展日新月異,自來水事業也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北京自來水水源已達20多處,不僅使用密云水庫、懷柔水庫等地表水,還使用西郊板井至巴溝一帶以及順義牛欄山等地區的地下水源。此外,距京約1277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丹江口水庫,也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外調水源。同時,我們擁有了國內最完整的制水工藝鏈條和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在自來水常規處理的基礎上,還采用了預臭氧、預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多道前置處理工藝,以及紫外線消毒、膜處理等深度處理工藝。

        自來水與生活息息相關,卻往往被忽視。有一次我問兒子:“你知道自來水是哪里來的嗎?”兒子回答:“自來水管里淌出來的呀。”我再問:“水管里的水從何而來?”他答不上了,瞪著眼睛懵懂地望著我。

        說實話,工作之前我也無法準確回答這個問題。而我們館存在的意義,正在于此——讓游客們了解與水有關的方方面面知識,感嘆其間折射的巨大變遷,更加珍惜生活里的每一滴水。

        “最老水廠”永遠年輕澎湃

        講述人: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楊樹浦水廠廠長 竇茵

        1883年8月1日,時任清廷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啟動進水閘門,標志著楊樹浦水廠正式建成投產。作為國內最早的地表水源自來水廠,它的成立是中國城市供水新的歷史起點。

        那時,自來水可是不折不扣的“新鮮事物”。一開始,市民們顧慮“水管與煤氣管相近,必有煤氣滲入”“水管為鉛管,水中肯定含毒”“水管中兩龍相斗,飲用此水必為所傷”……自來水公司便打開街道上的消防栓公開采集水樣,送至上海醫療所所屬的藥房進行化驗,證明自來水“極度清潔,并適宜于生活和制造用途”,由此誕生了上海第一份自來水水質化驗報告。公司還促使上海地方政府在《申報》上刊載辟謠廣告,證明自來水衛生清潔,取用方便;主動在一些茶館、熟水鋪免費供水,用事實向居民證明自來水安全無害……在多方宣傳下,大家逐步接納了自來水,享受著自來水帶來的健康和便捷。

        140年來,楊樹浦水廠始終堅守著供水職責。2020年5月,水廠以提質為目的,啟動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在這么老的廠區做改造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保證改造期間水廠正常對外供水,我們決定不停役、不征地,兼顧運營保障、文物保全、環境保護、水質保證。為此,我們采用了嵌入式拆改利用、池中池等布置,把先進的水處理構筑物融入歷史文物,為文物注入新生命。施工中,首次在水廠大量運用全套管硬切割咬合樁等新技術,完美解決了在狹小場地中新建水池和保護既有建筑之間的矛盾。在管理上,采用“邏輯化管理”“一池一策”“一樹一保”等管理理念,量身定制滾動改造、穩步推進的分期建設方案,最終,改造在確保用水安全、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圓滿完成。

        作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始終注重文物本體的安全性、真實性、歷史環境完整性。2003年,水廠改造部分歷史建筑,建成上海自來水科技館,還成立了“小水滴”志愿者服務隊,與附近中小學聯合舉辦志愿宣講活動,為孩子們開設科普課程。近幾年,隨著工業遺產熱,老水廠(楊浦濱江段)還成了各地游客感受老上海風情的“打卡點”。

        同時,水廠的使用功能也在與時俱進、不斷革新。目前,城投水務制水公司楊樹浦水廠供水能力為140萬立方米/日,約占全市供水規模的11%,滿足了楊浦、虹口、普陀、靜安、寶山等五個區近300萬人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需求。數字化轉型建設也正積極開展,以期實現水廠生產運營的智能化控制、數字化管理和智慧化決策。這位140歲的“老者”,將永遠年輕!

        節水宣傳深入百姓心間

        講述人:浙江玉環市節約用水服務中心副主任 黃曉倩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玉環市節水宣傳教育館的正式開館日。3天后,教育館迎來了第一批600位參觀者,結束游覽后,其中的“幸運兒”還獲得了節水宣傳禮品和綠植盆栽作為紀念。

        這座節水宣傳教育館,以亞海水淡化水廠為基礎建立。玉環市丘陵遍布,水系源短流急,全市只有15座小型水庫,優質水供水能力嚴重不足,人均擁有水資源量432立方米,僅為浙江省人均四分之一。近年來,雖然通過引水工程、亞海水淡化抗旱應急工程等一系列保供水工程,居民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然而,我們深感對市民的水情教育遠遠不夠。

        怎么讓大家了解全市乃至全國基本水情,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反復思量中,我們想到了玉環市亞海水淡化水廠。

        這座占地面積40畝的水廠于2019年建成,可以把玉環湖的亞海水采用膜法(反滲透)進行淡化處理,變成可飲用淡水,每天產水3萬噸,可以解決全市近三分之一用水量,是近年來保障市民用水的大工程。為何不讓市民們走進這個供水“后勤部”,在實地體驗中接受水情教育呢?這樣,市民們可以現場直擊節水系統和亞海水淡化水廠處理系統的工作流程,寓教于樂。

        想法很快付諸行動。我們一方面在展項設置中使用高科技展覽技術,為參觀者帶來更多互動體驗;另一方面,場館布置處處體現節水主題。比如,展館進口處設置了一個巨大的噴泉景觀,這是利用中水改造的;三樓設置了水質檢測實驗室,參觀者可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操作檢測儀器觀察純凈水、自來水、中水、海水、亞海水和淡化后的海水等,直觀了解各類水的數據和特征。

        亞海水淡化水廠的廠址特性,也為我們出了一道難題:海邊建筑容易沉降,海邊環境相對潮濕,空氣中鹽分大,考驗著施工材料和設備的耐腐蝕性。所以,我們充分考慮材料的韌性、牢固性和耐久度,在現場勘測、詳細記錄數據后,從上百種材料中選擇合適的進行實驗,還改造施工設備以適應現場特殊環境要求。

        經過嚴密監測、實時調整、謹慎施工,場館終于如期和大眾見面了。開館后,場館受到市民“熱捧”,經常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他們對我說,孩子在玩耍之余學會了課本知識,自己也了解到水里原來有這么多門道。市民的反饋讓我們特別欣慰,也堅定了繼續守護的火熱初心。

        再生水廠“藏身”公園地下

        講述人:中國水環境集團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建設項目負責人 劉成軍

        水流潺潺、鳥語花香,綠草掩映中,彩色的健身器材錯落擺放,青色的步道鑲嵌其中。你一定想不到,風景優美的公園地下,是成都市首個下沉式再生水廠。

        與傳統地面式污水廠不同,下沉式再生水廠的地面是開放式景觀活水公園和水環境科普館,污水處理則在地下完成。公園建成以來,周邊的社區居民、公司員工多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科普館也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孩子和年輕人。

        為什么要將污水處理廠轉移到地下呢?這是因為,傳統地面式污水廠存在“鄰避效應”,怕影響周圍環境,往往建在城郊,還要設置較大的衛生防護距離。這樣一來,污水廠淪為與城市生態割裂的純“灰色設施”。而轉為地下式后,地面可以被利用起來,建設公園、商業綜合體、停車場,成為城市生態的一部分。臭味在地下就被收集并集中處理,噪聲幾乎無影無蹤,“鄰避問題”也迎刃而解。

        一開始,我們的方案是建造26萬噸/天規模的集中式污水廠,但建設這樣的大型處理廠難以滿足公園城市發展的需要。反復研判后,規劃得到優化:建設10萬噸/天規模的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沿鹿溪河分布再建3座再生水廠,不僅總體投資節省約30%,還實現了水資源、土地資源、綠色能源100%利用。

        一開始,周邊居民難免擔心污水廠帶來污水、臭氣、噪聲,特別是附近的兩所醫院,對環境衛生健康的要求更高。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我們邀請社區居民到中國水環境集團位于貴陽南明河的青山下沉式再生水廠實地參觀,最終贏得了人們的支持,順利推進了工程建設。

        下沉式系統的造價會不會更高?并非如此。污水項目中管網工程開銷是大頭,根據地區不同,管網造價是廠區建設的2~10倍,分布式下沉技術系統越大,可以節省越多;將城外集中式污水廠分散為城內分布式地下式污水廠,可以節約管網建設投入。再算“總賬”,就更“劃算”了——地下式污水廠可以盤活城市土地資源,兼容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

        如今,應用我們集團研發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系統的國家示范項目已遍布全國22個省市。商業綜合體、工業園區、公交場站……多種土地利用方式詮釋著地下式再生水廠的綜合溢出價值。隨著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腳步不斷邁進,“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在未來一定有更多的創新和應用,讓市民們盡享“綠色價值”。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陳之殷、顏維琦、陸健、周洪雙、董城、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豐瑤、張川惠子)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扒开添女人下部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 和前辈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www.97色| 美女被无套进入| 成人a一级试看片| 国产小视频免费|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五月开心激情网| 男女做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free哆拍拍免费永久视频|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亚洲护士毛茸茸|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成年人在线免费|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站在镜子前看我怎么c你|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色吧首页dvd|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想毛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向日葵app看片视频|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肝交视频在线观看| 三级韩国床戏3小时合集|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