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尋訪傳統造紙技藝

      發布時間:2023-06-21 10:0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2014年開始,浙江圖書館古籍修復師汪帆利用假期或調休時間,自費赴西藏、新疆、安徽、江西等13個省份,跋涉數千里,尋訪傳統造紙技藝,累積成20多篇文章,收入《尋紙》(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一書。閱讀她的文章,令我聯想到中國人“博物”的傳統。“博物”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現知行合一;是重視聽聞和觀察,以此作為感性和理性認識的基礎;是上尊“天工”,下行“開物”,以求自然與人的和諧。那么,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類是否還要回望傳統,重視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未來的古籍保護應該如何開展?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思考。

        “博物”的目的是“開物”。“開物”就是開物成務,利用和開發自然。人類進化發展伴隨著“開物”,先務衣食,借漁獵耕織、百工技藝,解決衣食器用、生存發展。農業和手工技藝“蓋人巧造成異物也”“工有巧”。這個“巧”就是高超的技藝,可以形成有效的生產力。到近代,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發生一系列變革,特別是蒸汽機推動了工業革命,現代工業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使“開物”由手工到機器,發生了本質變化。日本實學派學者佐藤信淵提出“開物之學”:“夫開物者,乃經營國土,開發物產,富饒宇內,養育萬民之業者也。”今天,科學技術早已成為“第一生產力”,人類已進入人工智能的新世紀。

        “開物”是人與自然造物的有機結合,人一定要通過學習觀察,才能認識萬物,開物成務。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就是一部“博物”“開物”之書,其中涉及30多個行業,記錄分析了130多項農工生產技術,延續了中國古代科技注重經驗記錄的傳統。宋應星是如何觀察和記錄造紙技藝的?《天工開物·殺青》開宗明義:“宋子曰:物象精華,乾坤微妙,古傳今而華達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識之。”“物象精華,乾坤微妙”說的是天工造物自有其精彩之處和內在規律。人可以“目授而心識之”,通過觀察形成認識。宋應星進一步問道:“承載者以何物哉?”這個問題很有嚼頭,什么東西能承載關于萬物的知識呢?什么能“托得住”人類龐大的思想文化遺產呢?宋應星回答:“覆載之間藉有楮先生也。”天地間還要仰仗一個特殊的物質——“紙”(楮先生)。紙這個東西有多奇妙呢?竹骨木皮、殺青見白,就能承載萬卷百家;寸符半卷,終事詮旨,就可以風行冰釋。實在是太奇妙了!這種“神跡”,使紙變成了思想文化的“魂器”,是精神文明的住所、歷史往事的棲梧、先賢人物的永生之地。

        《天工開物》將紙的發明和應用抬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作為古籍修復師的汪帆天天與古紙打交道,不可能對此無動于衷。在這本博物大全的指引下,她希望尋找那些神秘古老甚至瀕臨失傳的造紙技藝,讓這一古代“精神文明的住所”得以永續傳遞。

        汪帆畢業于中文系,卻沒有選擇學者向往的古籍鑒定和版本學,而是堅定地去做一名古籍修復“工匠”。她天天接觸古籍,在對古籍進行清洗、去霉、脫酸、補洞、修復、裝訂的過程中,從極細微處體會古紙的性格,紙的火氣、柔性、韌性、白度、厚度、觸感。思考如何選擇補紙去適應古紙的特性;如何選擇裝具去適應古籍的特點;如何在方寸之地不破壞古籍原有的沉著之美,還要讓它在讀者眼中顯得驚艷,令人嘆服;如何讓古人的著述校改筆跡、懸條浮簽不至于被剪刀裁去或被糨糊遮掩,還能顯出最真實最古典的質感。經過自己思考和師傅點撥,汪帆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對紙的敬畏。古人“博物”“開物”的往事也增強了她探尋文化遺產的渴望。伴隨著“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深入開展,江西、福建深山里長滿青苔的紙槽火墻,浙江山溪邊成堆晾曬的竹料,云藏高原上蜇人皮膚的狼毒草,沙漠綠洲里的桑皮紙作坊,磨紙的天珠、抄紙的竹簾、掛紙的麻刷、鈐蓋的紙坊印章等,都能激起都市中以古為友、與紙對話的汪帆的熱愛和向往。杭州早晚絢爛的色彩,伴隨著她每日工作的腳步;西湖的四季晴雨、淡妝濃抹豐富著她的觀感和心靈。汪帆到全國各地城鎮農村、偏遠山區尋訪手工紙和造紙作坊,探尋這個帶給人類巨大進步、托住萬卷百家的“神跡”的往昔,體會“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的工藝程序和“掬水撈云云在手,一簾波蕩一層云”的工匠生活,既充滿樂趣,也充滿挑戰。

        與中國古代科技學者大都出身官宦、身居高位不同,汪帆以一位古籍修復師的熱情和視角,記錄下新的訪紙體驗,使《尋紙》集現代探險、科學記述和文化思考于一體。她沿著宋應星的足跡,延續著宋應星的使命,在巴山夜雨或白云朗日中,體味著自然造物的神奇、“博物”“開物”的美好,以及人與自然的融合、遠古與現實的交織,享受著人生莫大的幸福。

        “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清貧的宋應星創作《天工開物》的歷程令人唏噓。今天,宋應星的觀察記錄正在被世人理解、敬仰和自覺效法。愿更多人能像汪帆一樣,編織今天的《天工開物》,在先賢“博物”“開物”的積淀中體味遺產尋訪的樂趣,思考富有意義的人生和未來,共創“讓古籍活起來”的今天。

        (張志清 作者系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看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和前辈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最新电影天堂快影eeuss|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免费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里番无修旧番6080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wm二在线看|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公开视频| 在线精品小视频|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天美麻花视频大全| ssni-436|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www.久久99| 太深太粗太爽太猛了视频| flstingextreme头交| 天天操天天舔天天干|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一二三四免费观看在线电影中文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四个美女大学被十七个txt|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