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多元平臺助就業
【促就業,全社會在行動】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李潔
“大學生驛站為我提供了就業見習機會,我已經被勉縣社工協會錄用,在一所中學當社工,非常滿意。”家住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周家山鎮的王小蘭從南昌大學畢業后,懷著回報家鄉的美好心愿返鄉。
走進勉縣人社局智慧就業超市,10套智能化招聘設備和2臺精準化自助查詢設備前圍滿了求職者。“我們借用智慧就業超市,將其打造成多功能大學生驛站,集高校畢業生檔案接收轉遞、就業信息發布、就業見習和就業幫扶于一體,實現人才交流、就業指導、城市融入一站式服務。”勉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楊利華介紹,今年,勉縣大學生驛站已接待各類咨詢6000余次,接收高校畢業生檔案材料2685件。
勉縣的舉措是陜西全力助推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群體就業的一個縮影。為充分提供就業機會,陜西密集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以及“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金秋招聘服務月”“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等專項招聘活動。7月15日前,陜西省人社廳會同教育部門完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移交,建立實名臺賬幫扶,確保工作不斷檔、服務不斷線,“秦云就業”平臺現注冊個人用戶1337.89萬人,注冊企業8.25萬戶,累計促進就業33.62萬人。
對于困難畢業生就業問題,陜西省人社廳一直都給予重點關注。在持續落實穩就業政策措施基礎上,明確兜牢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底線的相關細則。根據政策要求,陜西國有企業新增崗位將優先招聘困難畢業生,事業單位下半年拿出一定數量崗位面向困難畢業生招聘,企業招用困難畢業生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由每人2000元提高至3000元。同時,合理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將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畢業生及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范圍,全面為困難畢業生做好服務保障。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30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