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知識的一次藝術普及
【視聽觀察】
國家安全知識的一次藝術普及
——電視劇《特工任務》觀后
作者:閆偉(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研究部副主任)
日前,由趙寶剛執導的國安題材電視劇《特工任務》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愛奇藝等平臺熱播。該劇講述國安人員通過調查一款名為“特工任務”的網絡游戲,打擊犯罪勢力并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故事,其敘述形式與人物塑造的創新表達,使故事講述更富沉浸感、英雄形象更加立體化、影像風格更具辨識度,既引發社會公眾對國安議題的廣泛關注,也為當下國安題材創作路徑的探索帶來啟示。
首先,該劇創新性地開辟“虛擬+現實”雙線敘事空間,為國安故事解鎖新場景。我國以往的國安題材佳作,大多深入現實肌理,凸顯這一戰線“隱秘而偉大”的精神力量。而為了展現信息化時代國家安全事業的新使命、新形勢與新特點,《特工任務》突破了現實題材的時空限度,以虛擬世界為關鍵線索,構建了一個平行于現實時空、以網絡游戲《特工任務》為場景的虛擬空間。該劇通過虛擬與現實兩個時空的穿插講述,展示主人公對虛擬世界規則環環解構,最終揭開現實中間諜組織的重大陰謀的過程。
近年來,一些劇集設置獨特的虛擬空間,起到了突出美學風格和串聯敘事線索的功能性作用。在《特工任務》中,國安局高天陽等人組成的調查組在破解現實案件的過程中,運用來自虛擬世界的任務情報。這種游戲環節的層層通關與現實世界的反間諜斗爭形成相互呼應、交替敘事的戲劇效果。應當說,打造幻想維度的虛擬空間是脫離現實的,但其解謎題的敘事模式和機械風的藝術風格,卻以一種更為新奇的審美體驗,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破案的真實感。由此,該劇通過科技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的交融,讓隱蔽復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更貼近觀眾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欣賞旨趣,達成了“虛實相生”的藝術創造。
其次,劇作通過交織“步步深入”的故事脈絡,在案件細節中藝術化地滲透國安理念。《特工任務》緊扣時代創作語境,在呈現當代國安人員的艱辛工作同時,也讓觀眾感受國安人員鍥而不舍的認真態度和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擔當。劇中,既有現實世界里驚心動魄的調查追捕,又有在充滿未來感的虛擬空間中進行的正邪較量。隨著主人公高天陽等人越來越接近案件真相,劇集中埋設的如日料店老板娘的真實身份、哲閱網站的用戶信息等線索一一揭示,觀眾也能從草蛇灰線的細節中了解新時代隱蔽戰線斗爭的驚險過程,充分意識到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性。
《特工任務》描述的不僅僅是隱蔽戰線的斗爭,也是國家安全觀念的一次形象化、藝術化普及,因此該劇在鏡頭語言上,通過運用手持攝影、快節奏剪輯等技法,渲染懸疑氛圍。如高天陽與同事吳熙追逐海鮮店老板韓杰的情節中,創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設計與環境的景別交替,凸顯國安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縝密心理,又以一組追車戲份側面展現國安人員工作的危險性,深化觀眾對國安行業的了解和認同。
《特工任務》充分發揮了文藝作品的社會影響力,展現了新時代國安人員的精神面貌,挖掘職業與人性深處的信仰力量,在潛移默化中對觀眾進行了一場反間諜宣傳教育,將“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一個公民的基本義務”的理念根植入觀眾心中,激起人們心底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國家安全意識,在藝術想象和現實投射的平衡基礎上凸顯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1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