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文化館如何在全民藝術普及中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23-12-06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從主要服務“一老一小”到提供全民美育的課堂

        文化館如何在全民藝術普及中轉型升級

        金紅磊(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文化館是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承擔全民藝術普及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功能、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文化館的服務主要圍繞“一老一小”展開,不少文化館成為“老年大學”和“少兒藝術培訓學校”的代名詞。

        服務對象單一、服務方式陳舊,制約了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發揮。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館的服務亟待從“一老一小”向“全民、全域、全時、全齡”拓展。

         搭建全民共享的數字藝術大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躍上新臺階。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全面融入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文化館要注重完善數字化服務設施設備,整合利用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文化服務新模式。

        文化館提供數字化服務,首先要實現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一是基于標準化技術的文化資源數字化,二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文化資源素材化。各級文化館應以館辦網站為核心,主動對接不同的數字文化平臺,搭建起符合文化館自身發展需求、滿足群眾文化享受的數字藝術大廈。

        由于館舍、場地等的限制,很多文化館服務對象十分有限。文化館要轉型升級,須提供數字化的服務方式,讓更多群眾將所需要的文化產品及服務帶回家,使服務效能實現最大化。目前,由“國家公共文化云+地方文化云/數字文化館平臺”構成的公共文化云互聯互通平臺,為文化館的數字化服務提供了基礎支撐。僅僅有這些還不夠,接下來,要繼續探索適應文化館大眾化數字場景的支撐系統、裝備設備、技術應用和呈現方式,這是文化館實現數字化服務迭代升級的關鍵。

         “開門辦館”形成推進全民美育的合力

        做大做強全民藝術普及品牌,使各級文化館成為城鄉居民的終身美育學校,是推動文化館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

        可以通過場館共建、資源共享等館際合作手段,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推動文化館更好履行全民美育職能。一是進行場館共建,在改造提升老舊場館和新空間建設中,打造數字化的全民藝術知識普及和欣賞空間;二是進行資源共享,比如各大場館共同舉辦活動,凝聚各館優勢,形成支持全民美育的多方合力。

        文教融合也是文化館發揮全民美育功能的重要途徑。文化館可以依托場館陣地和藝術人才資源優勢,通過與館外教育機構合作,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入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推動校館合作育人。

         用新的服務形式消除服務盲點

        文化館在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同時,還要突破陳舊觀念的束縛,創新服務形式,提升群眾的文化體驗感。

        在服務理念上,文化館應不斷與時俱進,注重人文化。一方面,發展沉浸式體驗項目,把空間設計和群眾文藝創作、思政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服務模式;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聆聽群眾需求,推出個性化文化服務。比如,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文化館,在提供免費的拉丁舞、民謠吉他、瑜伽、古箏、朗誦等藝術培訓課程的同時,還開展包括閱讀、自習、觀展、藝術沙龍等基礎服務的“星光夜市”……這些特色化、差異化服務,提升了群眾的文化參與度與體驗感。

        中青年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但一直是文化館服務的盲點。向年輕人靠攏,是近些年公共文化機構尤其是文化館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成為當下文化館人積極尋求服務突破的方向之一。文化館既可以重新布局館內空間,將年輕人喜愛的活動板塊及時嵌入,也可以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增加新型服務形式。比如,面對“常住人口平均年齡34歲”的城市特點,廣東省東莞市文化館不斷推出具有青春色彩的服務,將“潮”文化與傳統文化、制造業發展、城市文化生活深度結合,大大拓展了文化館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在鄉村文化活動中“到位”而不“越位”

        基層文化館(站)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神經末梢。目前,我國已累計建成縣級文化館3000多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萬多個、村級文化服務中心近60萬個。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發揮好基層文化館(站)的作用,既關乎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美育建設,也關乎文化館的轉型升級。

        各級各地文化館要積極承擔起基層尤其鄉村文化隊伍培訓的重任,通過對縣、鄉、村三級文藝骨干人才的藝術技能培訓,著力提升服務能力,進一步盤活鄉村文化資源,激活基層文化館(站)的活力。近兩年,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聯合中國文化館協會,除了培養鄉村文化骨干,還實施“鄉村網紅”培育計劃,發掘培育了一大批優秀“鄉村網紅”志愿者,豐富了基層文化館(站)文化志愿服務內容,這為鄉村文化館轉型升級積累了經驗。

        文化館還要在鄉村文化活動中發揮好“酵母”作用。縣、鄉、村文化館(站)要團結帶領鄉村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立足農村實際,組織開展反映農村真實生活、農民真正喜歡的文化活動,提升農村的文化造血能力,激發農民的文化自信和美育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文化館及其工作人員一定要“到位”而不“越位”,切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給農村群眾增加負擔,不讓好事變成糟心事。比如,開展文化活動要避開農忙時節,不追求奢華舞美活動,不唱“高調”,活動內容要符合農村群眾的審美,能夠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

         在文旅融合中延伸“服務手臂”

        文化事業與旅游業客觀上存在著較高契合性。隨著文旅融合時代的到來,近年來,博物館、美術館已經成為各地新的熱門旅游打卡地。文化館可以借鑒博物館、美術館的經驗,讓自己融入文旅融合大局。比如,文化館可以提升自身空間層次,引導游客前來參加藝術欣賞、學習、體驗活動,努力成為旅游打卡地。為此,文化館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入手,針對不同游客的特點,提供具有參與性、欣賞性、學習性特征的常態化項目,成為游客學習藝術、欣賞藝術、品味藝術的美育基地。

        文化館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有的文化館還承擔非遺保護職能(在一些地方,非遺保護中心設在文化館)。文化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發文創產品,比如成立自己的研發設計團隊,或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升文創產品的設計效率,爭取成為文創產品的交流展示中心。

        此外,文化館還可以延伸“服務手臂”,讓公共文化服務進景區。比如,加強文化館服務項目內容與旅游景區休閑空間的有效對接,將文化館(站)“搬”到景區,“搬”進民宿,形成休閑的文化館(站)體系。

        總之,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化館一方面要努力成為全民藝術普及、全域文旅資源整合的中心,不斷擴大本地特色文化的資源池;另一方面,以文化館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要積極與旅游休閑場所實現功能融合,通過空間融合、活動融合、宣傳融合等方式,更好滿足新形勢下人們對于文化和旅游服務的新需求。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06日 13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小视频|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水野优香在线网在线| 日本成人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电影 |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草莓视频丝瓜视频-丝瓜视18岁苹果免费网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日韩欧美高清色码| 乱色美www女麻豆|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 美女流白浆网站| 国产91在线九色| 草莓视频aqq|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99| 青娱乐国产精品|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青柠视频高清观看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