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昌平分賽區收官
11月7日,第六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昌平分賽區決賽路演舉行。本次大賽自8月12日啟動,經過入圍、初審及輔導培訓,18件作品晉級決賽。決賽中,選手們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路演介紹各自作品,多位專業評審現場點評打分,根據各作品最終得分,《昌平心意禮盒》等三件作品獲得大賽一等獎。
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海津表示,創新創意是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命脈和不竭動力,昌平區聚焦文旅融合,舉辦本屆文化創意大賽,目的是進一步推動文旅創新融合,整合各方資源、挖掘潛力項目、服務企業發展,推動全區文旅事業再上新臺階。
昌平文旅集團總經理耿志云介紹,大賽自8月12日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來自全國的企業機構、高校師生、文創愛好者踴躍報名,大賽組委會共收到產品創意設計、數字視覺設計、運營項目設計三個類別的報名作品共135個。經過入圍、初審等環節,遴選出三個參賽類別的18件作品晉級大賽決賽。
受疫情影響,本次決賽采取“云路演”方式進行,18組選手通過線上方式對其作品進行了介紹和展示。昌平區文聯副主席于航介紹了歷時四年創作的大運河系列作品,其中第一卷《昌平白浮泉》以京杭大運河最北上源頭昌平白浮泉為背景創作,再現元代人們在昌平白浮泉龍山祈盼風調雨順、天降甘露的場景。此次大賽,這幅作品也由專業公司進行開發,制作了文創產品參加創意產品類比賽。同為創意產品類的《昌平心意禮盒》則融合了三條文化帶內涵,設計出居庸關長城樣式的“居庸烽韻”香器、白浮泉造型的“白浮之泉”茶寵及以非遺項目漆園龍鼓為靈感的玻璃套杯。
皮影藝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數字視覺類中,北京京西皮影傳承人王熙帶來了由元代科學家郭守敬開鑿大運河故事改編的皮影戲《大運河傳奇》。用“世界非遺”皮影戲來講述大運河的故事,既宣傳了運河文化,又普及了皮影藝術,兩項非遺融合,相得益彰。
運營項目類中,雙臂協作的咖啡機器人引起評審興趣。據介紹,這款機器人能夠通過AI技術復刻大師手法進行咖啡制作,提高門店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保證咖啡制作的衛生及品質,優化用戶體驗。
決賽現場,多位專業評審對選手路演作品進行點評打分。根據各個作品最終得分,大賽組委會公布了每個類別的一、二、三等獎。最終,《昌平心意禮盒》獲得創意產品類一等獎,《大運河傳奇》獲得數字視覺類一等獎,《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暨系列手作體驗活動》獲得運營項目類一等獎。
此外,大賽組委會決定對電影《九蘭》、長峪城梆子戲形象視頻《隱現》頒發“特別貢獻獎”,予以表彰和感謝。
據介紹,大賽決賽后,昌平文旅集團將積極推動優秀項目落地轉化,一是推薦獲獎產品和項目參加正在舉辦的北京市第六屆文創大賽,在市級平臺上爭取更多合作機會和成果支持。二是對于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優秀作品和項目,文旅集團將通過共同收益、IP授權、版權轉讓、對接投資人等方式,推動獲獎產品和項目直接落地、轉化成果、實現效益。三是獲獎作品及項目將通過媒體宣發、線下展示方式持續宣傳,將會在馬上到來的2022年旅商會、明文化論壇中進行集中展示和推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