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大紅門來了“治理書記”
原標題:帶動本單位和本領域優勢資源向街道、社區傾斜
豐臺大紅門來了“治理書記”
“這兩天風大,干燥,咱這綠地剛種下,得補趟水了!”
“這一片草地出苗率不高,得補撒些種子!”
午后,南中軸南苑路東側,豐臺區大紅門街道苗圃東里小區11號樓前綠地,順著蜿蜒的鵝卵石小徑,走來一邊巡查一邊商量工作的兩個人:苗圃東里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閆莉和來自麗澤控股集團的“治理書記”李遠飛。
為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提升接訴即辦工作水平,繼去年派出首批“治理書記”后,今年豐臺區又派出第二批51名“治理書記”。大紅門街道分布于南中軸南三環、南四環之間,北京市正在打造的首都商務新區主體就位于該區域。李遠飛和其他4名來自各委辦局、街道的年輕干部一起被派到大紅門街道的5個重點社區。
3月初,李遠飛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啃“硬骨頭”:完成社區2022年度創衛督辦案件——11號樓前綠地里500多平方米的違建、圈地的拆除騰退。
苗圃東里小區共有4棟塔樓,建于1999年,當時沒有物業管理,漸漸地居民私搭亂建、圈地種菜現象越來越嚴重。雖然在街道的牽頭下小區于2021年引進了物業,對整體環境進行了提升,但由于許多居民不配合,11號樓前綠地一直沒能恢復。
有著在麗澤搞開發建設經驗的李遠飛迅速進入狀態,和新同事們一起給居民做工作。喜歡種植的,給他講綠地統一規劃后的美景;搭違建的,給他講政策法規和違建清零;堆物囤物的,給他講火災隱患……
在前期社區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礎上,這一輪的群眾工作開展順利。3月20日,社區聯合執法部門、城鄉辦對違建進行了集中清除,共清理垃圾10多車,用于堆肥、存放物品的浴缸就搬出去5個。
如今的11號樓前,矮冬青沿著鵝卵石小徑生長,曾經堆滿雜物的地塊上,冒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要是沒騰退植綠,就這兩天的風,又得滿眼飛塑料、泡沫什么的,還得咣咣咣地聽響兒!”在這里住了30多年的居民張師傅說,今年開春小區變化太大了!2月份,門口開墻打洞占道的違建拆了,把便道亮了出來。3月份,11號樓前也干凈了,居民們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越來越高了。
隨著“治理書記”的到來,居民感受到的變化越來越多。在木樨園南里社區,來自大紅門街道辦事處的“治理書記”唐鵬程積極協調,在永南小馬路塌陷下水管道改造過程中,結合居民訴求新增2個下水井,解決了困擾道路兩側850多戶居民的排水問題;在西羅園南里社區,來自豐發展集團的“治理書記”李嘯難正在積極協調社區10號院25號樓、26號樓電梯維修問題;在東羅園社區,來自豐臺區房管局的“治理書記”杜玲紅正在協調解決馬公莊1至4號樓樓頂漏雨問題;在果園社區,來自豐臺區應急辦的“治理書記”孫立營正在推進珠江駿景南區1號樓恢復燃氣入戶問題……
“‘治理書記’帶動本單位、本領域優勢資源持續向街道、社區傾斜,帶著社區干部奔著問題去、帶著方法干,建立機制,用行動服務居民,為街道接訴即辦工作‘提質減量’注入了新活力?!贝蠹t門街道辦事處主任韓天順說,接下來,大紅門街道將繼續推進主動治理項目落地,強化接訴即辦工作體系建設,確保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暢通,帶動南中軸地區全面轉型與活力復蘇,助力首都商務新區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