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7月猴痘病例80%是單個病例,感染來源不清
央廣網北京8月10日消息 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今年7月1日至31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23省(區、市)新增報告491例猴痘確診病例,比6月份的106例明顯增多。這是不是意味著防控形勢嚴峻?密切接觸者自我健康監測能否起到疫情防控的作用?猴痘病毒是否也會變異?中國疾控中心專家予以解答。
為什么我國7月份猴痘確診病例數比6月份增加這么多?
答:7月我國報告491例猴痘確診病例,比6月份106例明顯增多。主要原因:
1.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隱匿性傳播,80%病例為單個病例,感染來源不清,防控難度大;
2.隨著宣傳教育,重點人群主動就診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篩查發現外,通過重點人群主動報告、重點人群篩查等也增加了病例發現;
3.境外疫情不斷輸入境內,輸入風險仍持續存在。
密切接觸者實施健康監測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需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等密切接觸,避免捐獻血液等;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健康監測的第7、14、21天要接受疾控機構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隨訪,出現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報告可疑接觸史。
自我健康監測能否起到疫情防控的作用?
答:猴痘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皮膚或黏膜傳播。只要密切接觸者在自我健康監測期間,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等密切接觸,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出現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報告可疑接觸史,以及時發現猴痘病毒感染者,并及時隔離治療,就可以避免猴痘病毒的續發傳播,最終控制住疫情。
當前國家有無開展病毒變異方面的監測工作?
答:猴痘病毒屬于DNA病毒,基因序列相對穩定。我國已開展病毒變異監測工作。在本土疫情中的首發或早期確診病例、與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學關聯的關鍵確診病例、感染來源不明的本土確診病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對核酸檢測Ct值≤32的樣本進行病毒基因測序。監測數據顯示,我國檢出的猴痘病毒基因分型均屬于IIb分支(西非分支),該分支主要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部分國家流行。
當前,如何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工作?
答:在猴痘重點人群,尤其是男男性行為人群(MSM)中,開展以下針對性宣傳教育工作,一是積極開展線下場所宣傳,在當地MSM人群經常出入地點或場所,如酒吧、會所、浴池等開展宣傳教育,包括張貼健康教育宣傳圖片,設置健康教育資料公告欄等形式。二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作用加強宣傳,通過MSM人群社交軟件等平臺,開展猴痘預防知識和服務信息宣傳,提高重點人群猴痘知識知曉率和預防技能。三是動員社會組織和同伴教育員加強宣傳,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優勢,在MSM等重點人群中開展預防猴痘宣傳倡導,在一些地區可以通過招募和培訓同伴教育員,促進MSM人群采取猴痘預防措施,阻斷猴痘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