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來源采購公示、支持中小微企業,北京推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
10月10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知識產權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近年來政府采購助推營商環境建設的進展和成效。
據悉,北京市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在線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無需抵押或擔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優惠的貸款服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提升政府采購電子化水平,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在政府采購領域
據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統籌規劃建設了全市統一的政府采購平臺體系,實現了從采購預算、信息公開到采購執行、合同支付等各環節的政府采購全鏈條電子化閉環管理。同時,完善配套規則體系,全市政府采購項目施行“一套標準,一網辦理”,全部政府采購項目信息“一網通查,免費獲取”。
此外,積極探索電子營業執照在政府采購領域的應用,提升采購活動便利度,實現了企業身份認證、掃碼登錄、電子簽章、加密解密等功能“一照通投”。2023年以來,北京市累計有6106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開展政府采購業務27102次,大大減免了企業參與政府采購辦理的CA費用,避免企業多平臺、跨地域投標重復注冊,提升參與招標采購的便利度。
推廣使用政府采購示范文本,試點單一來源采購公示
推廣使用政府采購示范文本。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先進經驗,結合財政部新政策法規要求和政府采購領域各方主體的反饋意見,完善并發布了《政府采購示范文本(2023年版)》,增加了女性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等最新內容,并將示范文本嵌入到全市政府采購電子招標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北京各級政府采購文件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借助技術手段開展智慧監管。結合推廣示范文本,對采購文件中易發的隱性門檻和壁壘問題進行排查,系統梳理了常見敏感詞90余條,在文件編制、公告發布等環節進行“智能預警提示”,完善政府采購公平競爭環境。2023年以來,累計向采購人、代理機構等交易主體發出提示信息2817次。
同時,試點單一來源采購公示。按照國務院《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23〕9號)有關要求,北京市政府采購項目在結果公告中同步公開了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理由;對于公開招標數額以下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項目,也進行公開。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促進政府采購市場的公平競爭。
優化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平臺,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為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便利度,北京市財政局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推出了全流程線上“政采貸”服務,進一步暢通了政府采購合同線上融資渠道,重塑了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流程機制。“政采貸”服務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手段,以全市預算管理一體化為契機,打通預算、采購、支付等財政環節,實現銀行還款賬號鎖定和支付狀態反饋機制,在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便利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融資風險。
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在線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無需抵押或擔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優惠的貸款服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已累計為企業線上放款152筆,融資1.27億元。
在此基礎上,北京進一步擴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預留份額方面,在落實財政部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基礎上,北京市將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預留份額提高至40%,其中小微企業預留份額為70%;提高采購合同首付款比例方面,要求原則上首付款不低于合同金額的30%,對中小企業首付款不低于50%;加快合同資金支付進度方面,明確要求對于滿足合同約定支付條件的合同,應及時支付資金,不得以機構變更、人員崗位更替、內部決策程序等為由延遲付款。
此外,開通供應商在線提交付款申請、提交發票功能,方便供應商及時查詢資金支付狀態。建立資金支付智能提醒和逾期預警機制,督促采購人根據合同具體約定和履約情況及時進行判定處理,提高資金支付效率。2023年前3季度,北京市約八成(79.5%)的政府采購合同金額授予了中小微企業。
10月10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知識產權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近年來政府采購助推營商環境建設的進展和成效。
據悉,北京市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在線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無需抵押或擔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優惠的貸款服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提升政府采購電子化水平,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在政府采購領域
據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統籌規劃建設了全市統一的政府采購平臺體系,實現了從采購預算、信息公開到采購執行、合同支付等各環節的政府采購全鏈條電子化閉環管理。同時,完善配套規則體系,全市政府采購項目施行“一套標準,一網辦理”,全部政府采購項目信息“一網通查,免費獲取”。
此外,積極探索電子營業執照在政府采購領域的應用,提升采購活動便利度,實現了企業身份認證、掃碼登錄、電子簽章、加密解密等功能“一照通投”。2023年以來,北京市累計有6106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開展政府采購業務27102次,大大減免了企業參與政府采購辦理的CA費用,避免企業多平臺、跨地域投標重復注冊,提升參與招標采購的便利度。
推廣使用政府采購示范文本,試點單一來源采購公示
推廣使用政府采購示范文本。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先進經驗,結合財政部新政策法規要求和政府采購領域各方主體的反饋意見,完善并發布了《政府采購示范文本(2023年版)》,增加了女性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等最新內容,并將示范文本嵌入到全市政府采購電子招標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北京各級政府采購文件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借助技術手段開展智慧監管。結合推廣示范文本,對采購文件中易發的隱性門檻和壁壘問題進行排查,系統梳理了常見敏感詞90余條,在文件編制、公告發布等環節進行“智能預警提示”,完善政府采購公平競爭環境。2023年以來,累計向采購人、代理機構等交易主體發出提示信息2817次。
同時,試點單一來源采購公示。按照國務院《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23〕9號)有關要求,北京市政府采購項目在結果公告中同步公開了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理由;對于公開招標數額以下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項目,也進行公開。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促進政府采購市場的公平競爭。
優化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平臺,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為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便利度,北京市財政局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推出了全流程線上“政采貸”服務,進一步暢通了政府采購合同線上融資渠道,重塑了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流程機制。“政采貸”服務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手段,以全市預算管理一體化為契機,打通預算、采購、支付等財政環節,實現銀行還款賬號鎖定和支付狀態反饋機制,在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便利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融資風險。
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在線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無需抵押或擔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優惠的貸款服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已累計為企業線上放款152筆,融資1.27億元。
在此基礎上,北京進一步擴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預留份額方面,在落實財政部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基礎上,北京市將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預留份額提高至40%,其中小微企業預留份額為70%;提高采購合同首付款比例方面,要求原則上首付款不低于合同金額的30%,對中小企業首付款不低于50%;加快合同資金支付進度方面,明確要求對于滿足合同約定支付條件的合同,應及時支付資金,不得以機構變更、人員崗位更替、內部決策程序等為由延遲付款。
此外,開通供應商在線提交付款申請、提交發票功能,方便供應商及時查詢資金支付狀態。建立資金支付智能提醒和逾期預警機制,督促采購人根據合同具體約定和履約情況及時進行判定處理,提高資金支付效率。2023年前3季度,北京市約八成(79.5%)的政府采購合同金額授予了中小微企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