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預期保供應 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規則進一步優化
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昨天(6日)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41種藥品采購成功。205家企業的266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
涉及多種新型藥
和腫瘤治療藥品
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繼續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的原則,涉及的藥品覆蓋高血壓、糖尿病、抗腫瘤等11個治療大類,其中約50%是注射劑型,包括阿托品注射劑、烏拉地爾注射劑型等。專家介紹,這次集采涉及更多新型藥和腫瘤治療方面的藥品。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 張蘭:有些比較新型的神經精神類的藥,比如說像拉考沙胺,這個是比較新的第三代抗癲癇藥,越來越多的新藥已經加速進入到帶量采購名單當中,就使得新藥品的可及性,通過帶量采購這樣一個方式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抗腫瘤藥依然是這次第九批國采當中很重要的藥品,像來那度胺這些抗腫瘤明星藥,也已經進入了帶量采購。我覺得這對于腫瘤患者,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經濟條件相對比較落后的地方,對于這些腫瘤患者的救治能夠有很大的改善。
穩預期保供應
中選規則進一步優化
專家介紹,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進一步擴大品種覆蓋范圍,進一步根據臨床品種特性,調整完善帶量比例,更加符合臨床實際,申報企業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有利于促進公平競爭,此外在中選規則上也有了進一步優化。
在采購周期方面,集采最早期是“以結果執行日起12個月作為一個采購周期”,其后又根據中標企業數進行細化,最長為3年,而在今年3月完成的第八批集采中,采購周期則統一為兩年;到了第九批,這一標期從實際執行之日起到2027年底,又進一步延長至將近4年。
中國藥科大學醫藥價格研究中心主任 路云:我們將采購周期再次延長,采購周期這次被延長為4年,這意味著在這將近4年的時間內,企業有一個穩定的預期,以一個穩定的中選價格來供應自己所中選的地區,那么醫院也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我們有一個穩定的中選廠牌。
本次集采首次提出企業可組成聯合體進行申報。申報同品種的不同企業,存在企業負責人為同一人或存在直接控股、管理等4種情形的,涉及企業的實際申報數計為1家。涉及企業可自愿組成聯合體作出承諾并授權其中一家企業為代表進行聯合申報。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保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價格招采室主任 蔣昌松:在促進公平方面有一些措施,包括我們聯合體投標,包括委托生產,包括批件轉讓關系,這些都有相關的規定。再一個就是保障供應方面,第一主供企業,第二主供企業,還有8個品種是國家短缺藥品目錄里的藥品,還涉及第二備供企業的選擇。通過這么幾個方面,它還是跟以前的規則相比有所優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