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促健康關口前移
中新網銀川5月15日電 (胡耀榮 石羽佳)“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雖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暴露出了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諸多問題。”5月15日,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曾任寧夏醫科大學副校長、從事醫院管理工作多年的戴秀英建議:首先應盡快修改《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并理順各個法律法規之間的關聯關系;其次要建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爭取在重大事件發生時能夠快速展開相應救治工作;最后,建議把全科醫學納入整個國家疫情防御體系中,發揮基層醫院全科醫生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控中的重要作用。”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老年患者的病亡率最高,這與老年人大多數都患有基礎病密不可分。”據戴秀英介紹,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老年人口達2.49億,失能老人數超過4550萬,75%的老年人患多種慢性病,九成老年人死于慢性病。“目前,老年人‘住院難、看病難’問題亟待解決,我建議采用家庭病床模式緩解這一問題。出臺相關意見將家庭病床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并完善國家《執業醫生法》將家庭病床納入‘執業地點’,讓醫療機構以家庭為依托,為患者提供從住院到出院連續型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2018年出版的《健康管理藍皮書》指出,中國慢性病發病人數約3億,慢性病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疾病總負擔的70%,而中國成人經常鍛煉率僅為18.7%,有35.9%的成年人不參與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是最好的健康促進手段之一,應落實好‘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工作,創造良好的軟硬條件培養廣大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在談到全民健康問題時戴秀英感觸頗多,“慢性病防治不完全是衛健委或醫院的責任,我們更需要的是普及健康知識,培養廣大群眾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民健康關口前移。”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關于全民健康問題,戴秀英也同樣關注貧困人群的處境,“目前,我國存在一定的返貧問題,而其中大多數都是因病返貧。如果他們患有慢性病而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逐漸喪失勞動力,需重點關注貧困人群的健康問題,防止他們因病返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