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促區域經濟加快復蘇
“東博通世界,自貿贏未來”。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將在廣西南寧舉辦。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東博會的舉辦將充分展示中國與東盟攜手擴大開放合作,助力區域經濟加快復蘇,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決心和信心。
“歷經17年持續培育,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已成為廣西的名片,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開放合作平臺,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說。作為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的特色平臺,東博會發揮了積極作用。
通過舉辦系列高層會議論壇,東博會已打造出中國與東盟多領域交流合作的“南寧渠道”。目前,東博會框架下共舉辦了200多個會議論壇,涵蓋領域和分領域超過40個,先后發表了《南寧宣言》《南寧共識》等系列重要文件,建立了中國與東盟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機制,推動了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一批重大機制、重大項目成功落地。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既是應對疫情影響、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創新舉措,也是推動經貿合作務實開展、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表示。
據介紹,本屆東博會總展覽面積為11.4萬平方米、總展位5400個。華為、中興、南方電網等一批世界500強和知名企業報名參展。本屆東博會首次采取“實體展+線上展”的形式舉辦,實體展以境內參展參會客商為主,境外客商則以“云上”參展參會為主。
“在新形勢下,中方愿與東盟各國齊心協力,進一步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作用,堅定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共同穩定提升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新貢獻。”李成鋼說。
本屆東博會將舉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為中國和東盟經貿關系提質升級、中國和東盟與區域外經濟體深化合作建言獻策。
借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不斷深入的東風,2019年8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自貿試驗區憑借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區”疊加的政策優勢,發揮開放程度高、改革自主權大、牽引集成功能強特色,已促成中國與越南、文萊、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持續加強海洋特色產業合作,國際合作園區增至20多個。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林萬鋒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署,“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都將迎來新機遇,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將向前跨進一大步,“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基礎更強、更廣、更深了,一定能為區域各國帶來更多實惠,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能量”。(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田 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