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打好河湖管理保護攻堅戰:讓高原河湖長治久清
圖為基層河長辦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河道衛生清理。西藏日報記者 潘璐 攝
盛夏時節,漫步于拉薩河邊,綠樹蔥蘢,花草芳香,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折射出晶瑩剔透的光芒。伴著徐徐清風,人們三五成群,在河邊悠閑地散步,不時抬起頭仰望湛藍的天空,享受著美好的夏日光景。
如詩如畫般的拉薩河岸風景,離不開守衛者的辛勤勞動。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認真貫徹全國水利工作會議、河湖管理工作座談會和全區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十六字”治水思路,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聚焦管好“盛水的盆” 和“盆中的水”,以推動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為主線,全力抓好各項重點工作,打好河湖管理保護攻堅戰。
河湖長制工作取得新進展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破解我國新老水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創新。如何舉全區之力謀劃好、組織好、實施好這項工程,是對各級黨委、政府責任和擔當的重要考驗。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各項任務,不斷強化河湖水生態環境保護,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學系統編制工作要點。結合實際,西藏自治區印發《2020年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2020年全區水利河湖管理工作要點》,為全年河湖管理和河長制湖長制各項工作進行了科學謀劃。
——河長湖長履職更加務實。截至目前,全區各級河湖長積極開展河湖巡查調研6.2萬余人次。起草完成《關于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推動河長湖長各項職責落到實處。
——強化跨界河流管理保護。與四川、云南兩省簽訂河流聯防聯控協議,聯合云南省河長制辦公室赴滇藏界河聯合開展巡河巡查活動。
——進一步壓實責任。通報各市(地)2019年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考核結果,并呈報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和西藏自治區考核辦,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及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績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河湖亂象治理取得新成果
積極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印發相關文件督促各市(地)結合實際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堅決遏增量、清存量,并按要求逐月建立“四亂”問題臺賬,針對未銷號問題,明確整改時限、整改方案、整改責任人。截至6月底,各市(地)排查“四亂”問題95個,清理整治90個,銷號率95%,清除各類垃圾2840.36噸。
強化河道采砂頂層設計。印發《西藏自治區水利廳關于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各市(地)加強河道采砂綜合整治、規范河道采砂許可等方面作出明確要求。截至6月底,西藏自治區2019年度60個河道采砂管理重點河段、敏感水域的采砂規劃全部編制完成。按照水利部要求,更新調整2020年度河道采砂重點河段、敏感水域“4個責任人”名單。在拉薩、林芝兩市試點開展河道監管平臺應用工作,對河道采砂采、運、銷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管。結合中央環保督察、掃黑除惡、“綠盾行動”等強化對非法采砂的打擊力度。
河湖的強監管實現新突破。完善《西藏自治區河湖管理監督檢查制度(試行)》,初步規范“查、認、改、罰”四個環節。印發《西藏自治區涉河湖規劃建設項目報送制度》,起草完成《西藏自治區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規范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權限與責任,確保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科學有序管理。
河湖管理基礎工作邁上新臺階
曾經,在西藏自治區存在向河湖亂丟垃圾、非法采砂等不文明現象,隨著河長制湖長制的深入推進,這些都成為了歷史。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全力推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夯實河湖管理工作基礎,推動河湖面貌持續好轉,努力讓每條河湖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全面開展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及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制訂《西藏自治區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召開西藏自治區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技術交底會,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西藏自治區、市(地)、縣(區)三級全面開展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及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以援助形式委托相關單位開展14條西藏自治區級河流劃界成果的細化完善工作及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
積極推進示范河湖建設工作。制訂印發《西藏自治區示范河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建設標準和實施安排,為順利開展西藏自治區示范河湖建設工作做好了安排部署。目前,各市(地)均已上報示范河湖建設名錄,正抓緊編制相應河湖的示范河湖建設實施方案。
持續加強河長制湖長制宣傳工作。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時間節點,組織各市(地)、縣(區)開展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宣傳,參與水法規線上答題活動等,營造良好的河湖管理輿論氛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以創新驅動保障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
青藏高原大家都知道,是亞洲水塔。亞洲水塔就是給河流提供水的,對于黃河是特別重要,黃河占百分之四十。[詳細] -
中國工程院院士:控制用水強度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首要任務
黃河流域人均水資源僅408立方米,約為中國平均五分之一,低于國際公認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 [詳細] -
高原科學論壇: 生態保護與創新發展共筑命運共同體
7月16日,第二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在青海師范大學舉辦。本屆論壇以“構筑黃河流域生態屏障,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1+8”的1場主論壇和8場分論壇組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