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也能評職稱 為消除成長煩惱破題
近年來,新職業、新崗位不斷涌現,也由此催生并集聚了大量新型專業技術人才。為適應新形勢,國家人社部等部門也相應建立了職業分類大典的動態調整機制,分批次公布了幾十個新職業。然而與此同時,新職業的從業者也遇到了“成長煩惱”,他們的社會地位需要得到社會認可,技術技能等級及薪酬待遇等也需要與傳統的人才評價機制相對接。日前,吉林省出臺了新職業職稱評審新規,在原有的專業系列中,增設了網絡營銷、社會服務等13個新專業及家政服務、在線教育和網約車服務等新業態方向。
新職業職稱評審,有利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新職業源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將新職業納入職稱評審范圍,有利于在全社會提高新職業從業者的社會認同度,有利于“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新職業職稱評審,有利于轉變就業觀念,促進就業形勢向好。就業事關國計民生大局。新職業不斷涌現不僅體現了我國經濟的生機活力,同時也大幅度增加了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數據顯示,隨著勞動者擇業觀念變化、企業用工方式多樣,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我國靈活就業的規模達到2億人。因此,對新職業從業者開通職稱評審通道,有利于增加新職業的吸引力,吸納普通高校及職業院校畢業生加入其中,從而有效緩解就業壓力,放大人力資源紅利。
新職業職稱評審,有利于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由大力發展、加快發展走上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但從整體上看,技術技能人才結構性短缺的現象依然較為突出,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企業招工難用工荒與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兩難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新職業的不斷涌現,新職業職稱評審新規的出臺,為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供了機遇和契機,同時也倒逼職業院校作出回應和變革。一是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明確新任務,增強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主動性與自覺性。二是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切實增強學生就業創業本領和能力。三是要加強專業建設,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瞄準社會需求,努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發展型、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時代在前進,發展無止境,新職業的建設和規范必然是一個動態過程。一方面要加強政策供給,建立健全職業標準,從職業定位、職稱薪酬、發展空間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消除從業者的“成長煩惱”,促進并規范新職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應加強對新職業發展趨勢的預見、預判和評估,讓政策供給與新職業的建設和規范同頻共振。
(作者系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原副校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國民教育要講好統戰故事
堅持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要歷史經驗,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詳細] -
聚焦精準醫學 四川首個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落地
據悉,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聯合精準醫學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科技服務和投資機構共同發起組建,于今年1月19日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 [詳細] -
新華全媒+丨把航天夢播撒在浩渺宇宙——記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各位同學,大家好!”伴隨著太空教師王亞平熟悉的聲音,23日下午,當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員老師如約出現在視頻畫面中,時隔三個月的“天宮課堂”再度開課。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