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團組織用三十多年走出保護青少年成長之路 守護每一個“少年的你”
本月起,由團天津市委牽頭修訂的《天津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天津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兩部條例”)正式施行。
青少年的成長之路,從此又多了一層法律的保護。很多人注意到,相較于上位法,新出爐的兩部條例有不少詳盡的補充和完善,比如增設“網絡保護”專章,針對未成年人直播短視頻打賞、網絡沉迷等熱點問題作出更全面的規范;更加突出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等。
這張織得更密的未成年人保護網背后,是天津共青團30多年久久為功,持續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注。
天津是全國較早一批出臺地方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城市,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權益保護方面,多項工作走得早、干得實。
成立于1990年的天津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未保委”)辦公室就設在團天津市委,同年天津市出臺了《天津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
當時,全市與青少年事務直接相關的23個職能部門負責人都是未保委成員。后來越來越多的職能部門也加入其中。這意味著,團組織需要持續牽頭協調各方資源,一點點凝聚起大家的力量,形成保護全市數百萬名青少年的最大合力。
為了將工作落到實處,天津共青團建立起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未保委成員會議,針對比較突出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制訂解決措施和規劃。
2001年,天津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在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上,時任團天津市委負責人明確表示,“共青團組織作為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支重要力量,對預防青少年犯罪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守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多年來,天津共青團走出一條保護未成年人成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天津之路”。團天津市委青少年發展和權益保護部部長吳香湘介紹,“多年來,我們通過召開工作聯席會議等形式,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形成合力,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銜接配合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制度、改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天津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在1997年和2007年分別經過兩次修訂,至今已經15年;《天津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出臺也已過去8年,到了需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的時候了。”吳香湘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青少年的價值觀、行為特點和生活方式均發生了變化。團組織在長期服務青少年的過程中也發現,社會上存在不少誘發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不良因素,侵害青少年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
參與兩部條例修訂工作的天津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劉志松表示,雖然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已進行了系統規定,但仍需要結合天津本地實際,利用地方立法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使相關法律法規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執行性。
此次天津兩部修訂后的條例一公布,迅速受到全社會的極大關注。其中“學校不得聘用有性侵害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賞服務”等多項條款,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榜。
“這也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們抓住了全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方面關注的焦點和痛點。”劉志松說。
而很多問題,都是在共青團長期與未成年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的。團天津市委青少年發展和權益保護部馬杰說,長期以來,團組織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為廣大青少年及家長提供免費的心理咨詢服務。梳理分析大量來電時,團干部們發現目前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問題凸顯,“尤其是父母的一些表現,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為此,團組織提出建議,應通過制度機制的完善對這些問題加以規范。因此,在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中,特別在“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國家機關保護”等多個條文上都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相關問題進行了規定。明確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的具體職責,包括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不得使未滿八周歲或者需要特別照顧的未成年人處于無人看護狀態等。
頗受關注的“網絡保護”專章,也源自天津共青團組織在廣泛開展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的過程中,與大量未成年人交流時發現的問題。
“一些孩子會來咨詢,直播短視頻‘打賞’錢還能不能要回來?我的個人信息會不會被泄露?還有的懷疑自己可能受到網絡欺凌等問題。”馬杰說,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以及未成年人直播短視頻等突出問題進行了專門規定,對網絡環境管理、企業行業責任、網絡信息管理、個人網絡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規范。“尤其強調了學校保護、家庭保護、社會保護的協調與融合,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此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中規定了學校應加強管理以防范校園欺凌、增加法治宣傳力度、引入心理健康篩查和心理問題干預機制等新舉措。特別強調了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為問題的早期篩查發現,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即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發現未成年人存在心理或行為異常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干預。
“我們發現很多重新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因為周圍人對他的歧視,加之缺乏心理疏導,使其再次萌生了犯罪的念頭。”吳香湘說。
此次明確了各主體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預防工作中的具體職責,強調將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導結合起來,鼓勵引入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以及相關社會組織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幫教,還規定不得歧視罪錯未成年人,對其犯罪記錄、接受專門教育記錄予以封存等保護性內容。
劉志松說,兩部條例的修訂工作歷時1年多,課題組與數十個部門進行了反復座談,每一處修改都經過條例起草人員、專家學者、團干部等反復推敲、字斟句酌,“團組織在多方溝通協調,統籌資源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兩部條例,一個突出保護,一個突出教育引導。”吳香湘說,歸根到底都是保護,讓全社會的力量“并指成拳”形成強大合力,讓每一個未成年人都能在織得越來越密的保護網下健康成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教育部通報:這些違規競賽被取締
“奧林匹克英語大賽”原名“全國奧林匹克英語作文大賽”,競賽內容為中小學生英語作文、口語、演講等,對外宣稱主辦方為“國際雙語教育協會英漢專業委員會”“奧林匹克英語大賽組委會”。[詳細] -
新時期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創新論壇成功舉行
與會專家緊扣新時代新要求,圍繞國際傳播人才培養的學科建設、師資建設、課程建設、質量體系建設、實踐能力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入的探討,并對未來國際傳播學科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詳細] -
探索“航空小院”模式 推動職業教育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沿著蜿蜒曲折的京東大峽谷一路深入,峽險幽深,壁立萬仞。在兩邊壁崖青苔、綠樹灌木的掩映下,冀東西部抗日根據地遺址靜臥其中,這就是平谷第一個黨支部誕生的地方--山東莊鎮桃棚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