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源頭,有了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
冬日的黑河,寂靜又溫柔。
黑河源頭,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野牛溝鄉大浪村多了一棟瓦房,白墻紅瓦粉刷一新,乍看起來和牧區小屋并無差別。
可這棟小小的房子,對村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裝修好了,散散味就可以把書搬進去!”11月29日,野牛溝鄉黨委書記鮑憲琴將這一個好消息告知沈延龍:“以后轉場,不用將書搬來搬去,書會保存得更好!”
沈延龍是大浪村村民,也是野牛溝鄉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的館長,去年榮獲“十大讀書人物”獎項。
祁連縣圖書館工作人員將書運至村口,沈延龍和其他6名志愿者將書搬運至沈家。每隔一段時間,沈延龍和志愿者就會在馬背上的褡褳里裝滿書籍,騎馬跨過小河,翻過山頭,來到草原深處,將書籍送到村民手中借閱。
“能做這件事我非常高興,書讀得多了,大家的精神氣都不一樣了呢!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沈延龍告訴記者,今年還有青年主動要求加入他們的隊伍,為大家服務。
野牛溝鄉,地處祁連山國家公園腹地,地廣人稀,牧戶居住分散。沈延龍所在的大浪村一社更是偏僻,距離鄉政府將近40多公里,其中有近一半的路程只能騎馬前行。
遙遠的距離,攔不住渴望學習的腳步。出生于1978年的沈延龍讀完高中便承擔起養家的責任,書本陪著他度過放牧的寂寞時光。沈延龍時常跑縣圖書館借書閱讀,漸漸地祁連縣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野牛溝鄉有個愛讀書的小伙。
“阿吾,給我借兩本養殖方面的書?!贝謇锶藷o法時常去縣城,便找沈延龍借書?!按蠹倚枰獣?,圖書館的書能不能多借我幾本?”沈延龍找到縣圖書館工作人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在這時,為進一步提升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效能作用,加大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力度,馬背圖書流動閱讀推廣活動項目開啟,野牛溝鄉大浪村成為馬背圖書流動點的首個示范點,沈延龍擔任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館長。
五個人,五匹馬,300本圖書,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誕生了。畜牧養殖、科技文史等一本本書籍走進尋常牧戶家中,知識的光芒灑向黑河源頭。
把書送到大家手里,沈延龍記下村里人下次想要閱讀的書。等他們來取回村民借閱的書時,再把上次登記的書帶給村民,最遠的時候,他們曾騎馬走了3個小時,如此往返,已有4年時間。
除了書,馬背上的褡褳里,還有防火宣傳冊、醫保政策宣傳冊、環保知識手冊……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的志愿隊伍送書時,還會宣講各項惠民政策。遇到不識字的村民,沈延龍他們會把書上的內容翻譯成淺顯易懂的話,講給大家聽。
送書的路上,志愿隊伍“順手”解決的事還有不少。前不久,村民貢卻乎的大女兒,讀完初中不想讀書,在沈延龍的多番勸導下,小姑娘下定決心去州上的職業學校接著讀書。
“以后,書不用跟著我們轉場,咱們也能少跑些路,從書屋拿到書,直接送到大家手里?!逼拮于w紅梅也是志愿隊伍的一員,夫妻兩人合力將家中沒被借閱的圖書,整齊地摞放在一起,以便于過幾天運至新的圖書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罄舜逡簧?,地處油葫蘆溝,有的地方信號覆蓋不到,網絡學習有困難。” 鮑憲琴說,鄉上積極籌措資金,為馬背上的流動圖書館租了間民房,有了這間書屋,附近的牧民借閱圖書更方便了。
大浪村新建的書屋,不單單只有閱讀功能,如“牧家驛站”一般,牧民在這里可以互相交流,說說心里的話,這里相當于是個“百姓說事點”。
“以后,我們會邀請沈延龍等優秀黨員干部來書屋,面對面向牧民宣講黨的政策,答疑解惑。”新書屋剛建成,鮑憲琴已經有了許多打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讓西藏古籍文獻 “活”起來 第二批館藏古籍數字化已完成233函
自西藏古籍普查保護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把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職責使命,大力推進全區古籍保護普查登記、古籍數字化數據庫建設、古籍整理修復和研究利用、古籍保護隊伍培養等工作。[詳細] -
北大醫學迎來辦學110周年百年圖書館煥然一新
在北大醫學辦學11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醫學部26日舉行醫學圖書館重啟活動。歷時453天的改擴建工程,百年舊館煥然一新。 [詳細] -
深圳大學開展2022“時光益讀”項目 新建8座鄉村圖書館
深圳大學19日發布消息稱,2022年暑假,該?!皶r光益讀”項目順利開展,在云南、西藏、廣西、江西等四地共新建8座時光公益鄉村圖書館,配置圖書約9000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