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年投入民政經費500多億 推動解決民眾急需問題
“十年來,我們兜底線、保穩定、促發展,累計投入民政事業經費527.6億元,投資58.85億元實施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3759個,集中辦成了一批得民心、順民意的大事實事,推動解決了一批社會關注、群眾急需的民生問題。”13日,青海省民政廳黨組書記董杰人在講話時說。
當日,董杰人在青海省2023年民政工作會議上介紹,2022年,該省累計投入民政事業經費54.06億元,投資5.29億元實施民政公共設施建設項目276個。全年累計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35.7億元,有效保障了62.5萬民政重點救助保障對象的基本生活。
據悉,該省修訂完善了特困供養辦法、低邊家庭審核確認辦法等多項兜底保障政策,積極推動社會救助提標擴圍,再次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城鄉低保人數較上年度增長1.6萬人,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00元、473元和1050元。
2022年,青海省民政部門制定民政領域穩住經濟大盤、強化兜底保障的七項政策舉措,先后分兩次為36.8萬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1.98億元,連續5個月為該省63萬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低邊人口、困境兒童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6600萬元。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在疫情防控和救災工作中的作用,全年累計救助因疫遇困群眾8.7萬人次,發放救助補助資金9000多萬元,先后開展災后臨時救助3381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418.12萬元。
該省制發《青海省收養評估實施細則》《青海省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實施細則》等8份政策文件,持續提高孤兒保障標準,完善困境兒童醫療保障制度,集中和散居孤兒保障標準分別達到1450元/人/月和1050元/人/月,全省4465名孤兒等困境兒童納入保障范圍。會同省發改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青海省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推動19家兒童福利機構完成轉型。
“我們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出臺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等5項政策措施。連續十年將養老事業發展列入民生實事工程,全年投入資金8.8億元實施179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10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為32萬名高齡老人發放補貼,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我省養老托育經驗做法被國務院辦公廳采用推廣。”董杰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春蕾計劃”惠及青海3.4萬余名女童
“‘春蕾計劃’兒童公益項目已覆蓋全省8個市州,惠及全省3.4萬余名女童,成為在全省資助范圍最廣、受益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女童公益助學行動。”[詳細] -
亮證入門兩年“一回爐” 青海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9日,記者從青海省商務廳獲悉,該省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完善該省家政服務企業和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數據庫,落實家政從業人員個人信用記錄注冊、跟蹤評價和管理制度。[詳細] -
“00后”青年延續千年“說春”民俗讓非遺傳承發展
貴州石阡“00后”青年封青海自13歲以來,每年立春節氣前后都會擔任半個月的“官”,與大眾熟知的“官職”不同,他擔任的“春官”需要走村串寨去“說春”,為農戶開財門、送祝福、講農時、勸農行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