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新生活 共圓安居夢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位于堆龍德慶區東嘎街道的拉薩市祥和苑社區,是拉薩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在這里,搬遷群眾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安居夢。如今,完備的社區治理和完善的社區服務,也讓居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據了解,拉薩市祥和苑社區居住著1170戶、4748名搬遷群眾,來自堆龍德慶區和當雄縣11個鄉鎮。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出后能穩得住、融得進、能發展,近年來,拉薩市祥和苑社區以新發展理念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不斷興產業、擴就業、補短板、優服務,切實增強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人們在樹蔭下話家常,孩子們在社區里嬉笑打鬧,年輕人在步道上散步聊天……一幅閑適愜意、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為了促進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本地生活,構建和諧鄰里關系,社區結合實際及群眾需求,成立了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長期開展環境整治、義務巡邏、扶老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
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教育引導群眾的作用,社區黨委動員小區240多名黨員志愿服務隊成員入戶走訪,開展“四講四愛”“五有五好”等內容的宣講,采用文藝匯演、有獎問答等搬遷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開展“爭當文明實踐領航員——河道清理、義務植樹”等環保實踐活動以及農閑時節新時代文明實踐十項活動。2019年,在全國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中榮獲“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稱號。
為方便搬遷群眾的日常生活,社區還專門開辦了惠民茶館,居民花較少的錢就可以享受到一頓美食。除惠民茶館外,社區還建設了便民綜合商場、婦女手工編織合作社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技能培訓樓、居民澡堂等,祥和苑的每位居民都是切實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圍繞搬遷群眾關心的就業、就醫、孩子上學等問題,祥和苑社區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舉辦不同規模的招聘會,讓一部分群眾實現了穩定就業;動員組織轄區未穩定就業人員開展廚師、養老護理、家政服務、酒店管理與服務等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群眾穩定就業率。針對應屆和往屆未就業大學生,社區黨委入戶走訪、摸底調查,了解掌握了38名未就業大學生的基本情況,牽線搭橋參加各種招聘會,目前38名未就業大學生全部實現穩定就業。
居民覺次說:“搬遷過來后,在這四五年時間里,小區變化很大,生活豐富多彩,不僅適應并融入了城鎮化生活,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現在的生活很滿意,過得很幸福,就近就業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祥和苑社區是一個精準扶貧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是拉薩市最大的集中安置點,自2016年開始陸續從當雄縣和堆龍德慶區的11個鄉鎮搬遷來的。搬遷過來后,社區黨委主要在搬遷群眾就業上下了大功夫。在學技能方面,我們對接人事部門和技能培訓機構開展多次技能培訓,實現穩定就業。截至目前,祥和苑社區95%以上的勞動力已經穩定就業,社區在就學和就醫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工作,居民已經完全融入現在的生活中了。”堆龍德慶區東嘎街道祥和苑社區黨委第一書記洛松澤成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孩子放假, 安全不“放假”!
和孩子談論火。向孩子展示火焰、打火機的用處,同時說明危害,告訴他火焰可能比刀子和電鋸更危險。當發現隨意放置的引火物時,禁止接觸。 [詳細] -
拉薩市尼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三個意識”群眾性宣傳教育進牧區活動
為深化“三個意識”群眾性宣傳教育,使“國家意識 公民意識 法治意識”的內涵深入人心,近日,尼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前往麻江鄉朗堆村開展“三個意識”群眾性宣傳教育進牧區活動。 [詳細] -
雪域今朝紅似火
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的西藏阿里,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曾經的阿里,幾乎沒有蔬菜產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