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開展
9月15日上午,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在拉薩開展。展覽共分文獻收藏、文獻保護、文獻闡釋三個部分,展出《貝葉金剛甘露注》《樺樹皮梵文般若經》《詩鏡》等20余部珍貴古籍文獻,以及20余套經夾板、包經布等裝具。
據西藏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該展覽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刻把握西藏古籍的突出特性,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挖掘弘揚蘊含其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展覽通過傳統文物展陳方式和現代化科技展示手段,構建古籍數字化,進行立體重構和生動再現,讓古籍“活起來”。
據悉,西藏是全國古籍文獻藏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完成1160余家收藏單位和個人所藏1.9萬余函古籍文獻的普查登記工作。
此次館藏古籍保護專題展覽,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指示精神,把博物館傳統文物展陳方式與現代數字化手段深度融合,互為補充、互相映襯,打破文物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無限拓寬展示物理空間,以更加直觀、更加科學的方式,實現人與物之間的全面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切實發揮西藏博物館的職能作用。
西藏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舉辦此次以館藏古籍文獻為基礎的展覽,既是敞開胸襟向社會全面共享文化資源的新姿態,為全區古籍收藏單位,尤其是邊疆艱苦地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等搭建保護、展示、闡釋利用的平臺,進而促進文化資源的社會共享,活化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提升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p>
西藏日報社主辦 24小時新聞/廣告熱線:6970000國內統一刊號:CN54-0009 郵發代號:67-2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布達拉宮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水平穩步提升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物局了解到,西藏文物系統高度重視布達拉宮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通過強化文物安全管理,突出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貝葉經等古籍文獻保護利用。[詳細] -
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開展中華傳統曬書活動
為充分發揮各級公共圖書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陣地作用,近日,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開展以“江流萬古 文潤千年”為主題的中華傳統曬書活動。 [詳細] -
西藏近4萬葉珍貴古籍文獻完成數字化工作
9月1日,記者從“江流萬古 文潤千年”——2023年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曬書活動現場獲悉,2017年以來,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已完成587函,近4萬葉館藏珍貴古籍文獻數字化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