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館推出館藏古籍保護展
古籍是文明的見證者,能“傳千年之經義,燃萬古之明燈”。15日,《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正式開展。
此次展覽共分為文獻收藏、文獻保護、文獻闡釋三個部分,展出貝葉金剛甘露注、樺樹皮梵文般若經、詩鏡等20余部珍貴古籍文獻,及20余套經夾板、包經布等裝具。
據了解,西藏博物館于1999年10月5日正式開放,館藏文物數量龐大、特色鮮明,其中古籍文獻是一大特色類別。2013年,西藏博物館被列入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館藏古籍數量眾多、內涵豐富、彌足珍貴,其中吐蕃《旁唐目錄》為代表的35部館藏文獻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由于西藏是全國古籍文獻藏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古籍保護工作繁重,任務艱巨。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著力推進古籍文獻普查、保護工作,現已完成1160余家收藏單位和個人所藏1.9萬余函古籍文獻的普查登記工作。
“參觀西藏博物館,尤其是今天新開展的古籍保護展,能夠見證西藏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近距離觀摩珍貴的文獻,感到非常激動。”來自成都的游客張云鳳如是說。
西藏博物館工作人員次央表示,《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通過傳統文物展陳方式和現代化科技展示手段,進行立體重構和生動再現,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讓古籍“活起來”的目標,推進了西藏文物保護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據介紹,舉辦此次以館藏古籍文獻為基礎的展覽,是向社會全面共享文化資源的新姿態,為西藏古籍收藏單位,尤其是邊疆地區的文物保護單位、寺院等搭建保護、展示、闡釋的平臺,進而促進文化資源的社會共享,活化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開展
9月15日上午,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在拉薩開展。展覽共分文獻收藏、文獻保護、文獻闡釋三個部分,展出《貝葉金剛甘露注》《樺樹皮梵文般若經》《詩鏡》等20余部珍貴古籍文獻。[詳細] -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成立
9月10日,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召開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成立大會。 [詳細] -
西藏牦牛博物館邀請故宮博物院學者開展專題公益講座
9月12日,西藏牦牛博物館邀請故宮博物院專業學者,在牦牛博物館內開展了專題公益講座。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