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老黃?!?/h2>
央宗
發布時間:2020-08-04 10:43:00來源: 西藏日報
在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活躍著一支隊伍,他們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他們脫貧致富,這支隊伍就是中國電信西藏公司駐仲巴縣霍爾巴鄉、吉拉鄉五個村的駐村工作隊。旦增是其中的一員。
旦增長期駐守在海拔4800米的仲巴縣帕羊鎮,他以身作則,扎根基層,甘當一名“老黃?!?,用腳丈量駐村點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引領當地群眾創業致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旦增,1987年參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51歲的旦增主動請纓,來到仲巴縣,成為中國電信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的一員,開啟他帶領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的人生征程,這一干就是6年。
駐村期間,旦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主動與24戶孤寡老人及殘疾人結成對子,開展看望慰問幫扶工作。每次輪休時,他都會購置一些常用藥品,返崗后一一送到百姓手中。在他的帶領下,駐村隊員每當輪休返崗后,也會主動為百姓購買所需的常用藥品。
旦增剛進駐仲巴縣帕羊鎮時,駐村工作隊所住房屋無水無電,漏水嚴重,住宿難、吃水難、如廁難……他二話不說,帶領駐村隊員自力更生,修房修院修廁所、打井、自發電……持續改善駐村點的生產生活條件,隊員們笑稱他是“老水電工”。
在得知帕羊鎮當地群眾院里的井水干枯,且市政給排水工程尚未竣工,很多群眾面臨吃水難問題時,旦增帶領隊員們為群眾建立了便民取水點。協同駐村工作隊積極向中國電信西藏公司爭取資金40余萬元,新建機井,切實解決了群眾吃水難問題。
每年冬天,一到飯點,帕羊鎮中繼站旁邊總會圍繞著一群牛羊在此覓食。據了解,當地農牧民群眾所養的牦牛、綿羊因膘瘦,難以越冬,農牧民為節省草料,就會放棄這些牛羊。于是旦增自費購置糌粑、磚茶、豌豆、菜葉等,喂養這些牲畜,等到開春再還給牧民群眾。在駐村的6年時間里,他與隊員們總共養活了31頭牦牛、20只綿羊、8只山羊,為牧民挽回40余萬元的財產損失。
從51歲時,旦增成為中國電信西藏公司駐仲巴縣霍爾巴鄉、吉拉鄉工作隊的總領隊,到今年,旦增已經57歲了,他的年齡已經不適合長期在高海拔地區工作,經常失眠。但他并沒有因為年齡的原因退縮腳步,而是與駐村隊員們一起,走村訪戶、取水做飯、上山放牧……
曾經有人問旦增這么大年齡還堅持駐村為了什么?他回答道:“能為祖國和牧民群眾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一件極其光榮的事情!如今看著仲巴縣兩鄉五村完成了脫貧攻堅摘帽任務,看著當地牧民群眾富裕起來時臉上洋溢的笑容,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今年,我將繼續踐行共產黨員的神圣誓言,用自己的心血澆灌仲巴縣兩鄉五村,發揮自己‘老黃?!牧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安居樂業幸福來
搬遷至三有村后,索朗塔杰的父親普瓊收了6名徒弟,靠著手藝,在建筑、家具上進行繪畫,每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詳細] -
西藏當雄:易地搬遷群眾奔小康
西藏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彩渠塘村的150戶683名村民是2017年底開始陸續從那曲、阿里、昌都等地區極為艱苦的地帶搬遷而來的。[詳細] -
產業扶貧讓人“一見則喜”
23歲的央宗已經不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中哭了幾次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