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產業興 群眾笑開顏
近日,來自七地市的各扶貧企業,紛紛帶著群眾脫貧致富的成果,來到西藏拉薩參加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成果展。
走進林芝館,來來往往的群眾絡繹不絕。“我家產品種類挺多的,藏靴、藏刀、民族手工包、各類林芝土特產等,一天下來銷售額達8千多元。”2019年成立的工布江達縣阿沛村農牧民綜合特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桑鄧旺姆告訴記者,“我們合作社由10個貧困戶組成,雖然合作社起步不久,但是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來嘗嘗我們家的藏香豬肉罐頭、午餐肉。”工布江達縣西藏沃野藏豬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吆喝著讓過往群眾免費品嘗。2015年該公司成立,至今已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37人,幫助工布江達縣建檔立卡貧困群眾565人脫貧摘帽,每年提供76.3萬元的保底分紅資金。“藏香豬肉罐頭和午餐肉是我家的銷量冠軍,一天銷售額可達一萬六千多元,我們公司的藏香豬肉產品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很暢銷。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顧客的信任,未來的銷路一定會越來越好。”該負責人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選購木碗你要看紋路和細膩度,手感也很重要……”格桑老人正在給群眾講解選購精品木碗的方法。來自察隅縣阿扎冰川林下產品有限公司的格桑老人帶著察隅木碗參展。“參展期間,我們一天的銷售額能達到一萬多元。察隅木碗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木碗制作的堅守和傳承更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格桑老人告訴記者。
“咬上一口,細嚼幾下,就是這個味道。”購買了一大袋林芝蘋果的德吉女士說,“小時候,奶奶每次來拉薩都會帶一箱林芝蘋果。我今天專門到林芝館,尋找兒時的味道。”
據悉,近年來,林芝市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責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累計統籌整合資金47億多元用于脫貧攻堅。特別是林芝市各級各部門圍繞“一帶四基地”農牧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藏香豬、優質水(干)果、林下食用菌、生態旅游等扶貧產業,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11個,完工521個,完成投資34.06億元,形成戶有項目、村有產業、鄉連成片、片成規模、收益明顯的扶貧產業格局,實現產業扶貧項目對貧困人口全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特色產業 拓寬致富路
西藏納木措實業有限公司是以水資源開發、民族手工業、旅游開發、土特產品銷售于一體的有限公司,該公司以“維護綠色環境,堅持綠色生產,保證綠色產品,倡導綠色消費”為經營理念。[詳細] -
吳英杰強調:加快推動西藏農牧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9日,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深入尼木縣等地,就西藏相關產業發展和帶貧促增收情況進行調研,與干部群眾、農牧科技工作者、企業經營者深入交流,共商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大計。 [詳細] -
【中國夢?西藏篇章】農村公路建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交通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在鞏固脫貧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給予更多后續幫扶支持,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設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