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585個氣象扶貧公益崗位助力農牧民減災增收
資料圖為,位于西藏定日縣珠峰腳下的無人自動氣象站。洛桑 攝
“跟氣象站相處久了,感情也深了。”12月7日上午,西藏那曲市安多縣瑪曲鄉牧民仁增冒著嚴寒,前往海拔4940米的無人自動氣象站,檢查各類觀測設備運行狀況,并對儀器進行維護。
西藏生態環境脆弱,氣象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多發頻發。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大力推進貧困鄉鎮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建設,至2019年底,全區685個貧困鄉鎮全部建成自動氣象站,鄉鎮覆蓋率達到100%,為精準預報、精細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做好維護和管護工作,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創新實施鄉鎮自動氣象站維護管護社會化舉措,積極與地方扶貧辦協調合作,建立了鄉鎮自動氣象站管護扶貧公益崗機制。在西藏自治區財政部門的支持下,今年全區490個偏遠鄉鎮的585個自動氣象站各設立1名氣象觀測扶貧公益崗位,每人每年薪資4800元人民幣。該機制讓一批有能力的貧困農牧民進行設備維護和看護,幫助他們獲得穩定收入。
“氣象扶貧公益崗位就近解決了貧困農牧民的就業問題,促進農牧民減災增收。”那曲市副市長母興斌如此評價該舉措。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局長向毓意稱,通過設立鄉鎮自動氣象站氣象扶貧公益崗位,對提升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積極的作用。
“平時工作任務也不重,既能照顧家人,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仁增說,他一定會用心看護好觀測站,確保每個觀測數據正常傳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南民族大學:多措并舉唱響教育扶貧奮進曲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長期以來,西南民族大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發揮高校專業優勢,以科技扶貧、智力扶貧為主要抓手,多措并舉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摸索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教育扶貧路。[詳細] -
西藏山南市研究制訂《實施方案》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
日前,記者從西藏山南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第8次會議上了解到,山南市研究制訂《山南市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實施方案》,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詳細] -
以“五聚焦”拔窮根
“現在政策這么好,我們要充分相信黨和政府,我們可以依靠勤奮雙手過上好日子,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說這話的,是那曲市申扎縣雄梅鎮色宗村村民扎西旺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