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青醫生邱筱煒:“好曼巴”讓高原牧區群眾“心”安
圖為邱筱煒正在仔細查看患者的影像報告。上海市援青干部聯絡組供圖
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心內科邱筱煒與其余三位來自不同單位的醫師滿懷熱忱對口幫扶青海,成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第一批援建專業型人才。
地處三江源核心區的果洛州位于青海東南部,地處巴顏喀拉山脈以北的黃河源頭,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初到高原,惡劣的氣候條件、陌生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截然不同的語言等眾多因素成為困擾邱筱煒的問題。還沒來得及適應這一切,邱筱煒就遇到了“緊急情況”。
“當天醫院里有患者因為闌尾穿孔需要緊急手術,術前準備時做了心電圖,結果心電圖電腦報告顯示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當時醫院里沒有能出具心電圖報告的醫生,單純靠機器出具報告,要做手術的外科醫生拿著這張心電圖束手無策,趕忙跑來找我,我看完之后發現其實并不是心梗,外科醫生也安心完成了手術。”邱筱煒回想起這件事,仍舊記憶猶新。
沒過幾天,一位門診醫生再次向邱筱煒求助。原來是門診醫生接診了一位因心梗安裝了心臟支架的患者,患者自行停藥后再次突發胸痛,進行心電圖檢查后,門診醫生還是無法確定疾病嚴重程度,便跑來詢問“上海專家”。
圖為邱筱煒(左二)正在查房。上海市援青干部聯絡組供圖
仔細看完心電圖后,邱筱煒發現患者的情況非常危急,立馬要求患者住院留觀。果然在辦理住院手續期間,患者胸痛持續加重,邱筱煒在醫院缺乏心導管室支持的條件下,果斷予溶栓治療。其間,他一直守在患者床旁,一邊密切注視著心電監護儀和患者生命體征,隨時準備心臟驟停的搶救,一邊囑咐患者和家屬注意事項,并撫慰其情緒。直至溶栓成功,患者胸痛癥狀明顯緩解,他才安心下班。
這兩件事也讓邱筱煒敏銳地捕捉到果洛州人民醫院亟待解決的問題?!半m然這里是果洛州最大的醫院,但當時醫院里只設有大內科和大外科,并沒有心內科的??崎T診和醫生,更沒有能出具心電圖報告者?!鼻耋銦樥f,“當地藏族群眾由于氣候條件,以及高糖、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等因素,心血管病人非常多,當地非常急需心血管專科,許多病人不得不到600公里外的省會西寧轉診治療,不僅經濟成本高,還耗費時間和精力?!?/p>
在接診過程中,邱筱煒發現當地患有心血管急癥疾病的患者中,心肌梗死比重很大。2019年以前,果洛州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較高?!霸谏虾#∪说幕疾∧挲g相對較晚,但這邊的患者更年輕化,二三十歲的患者也很常見。”邱筱煒說,由于當地群眾就醫意識薄弱,往往癥狀非常明顯后才去醫院,而此時病情常常已經非常危急。
在邱筱煒和援青團隊的努力下,現如今,果洛州人民醫院已成立心血管醫療團隊。3名“90后”醫生在邱筱煒的培養下,已成長為可以“獨挑大梁”的心內科專科醫生,對高血壓、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常見疾病的診治規范具有更為系統的認識,并具備搶救急重癥冠心病、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危重心力衰竭等心血管急重癥的能力。
圖為邱筱煒正在為患者診治。上海市援青干部聯絡組供圖
除日常臨床帶教外,邱筱煒還鼓勵并指導當地醫生開展高原性心臟病科研工作,不斷提升醫生素養,充分發揮上海援青的探索、示范和引領作用。
同時,邱筱煒著力于建設“區域心電診斷中心”的新醫療服務模式,提供從平臺、業務流程到技術規范的解決方案,切實解決果洛州及屬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無法出具心電圖報告的問題。
建設初期,邱筱煒幾乎全天候值班,甚至常常在凌晨被值班醫師多次喚醒,其間共出具心電報告1萬余次。通過不知疲倦的“加班加點”和落實基礎培訓,果洛州人民醫院再未出現因無法判斷心電圖報告而影響日常工作的情況。
為使區域性心電中心更好服務于縣鄉,他搭建微信平臺,囊括果洛州六縣醫院及各鄉衛生院。曾有一例班瑪縣的病人,心動過速持續2天,縣醫院診斷為“室上性心動過速”,已給予藥物不能糾正,平臺遠程會診發現其為“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后被轉運至州醫院,經電復律得以治愈,這是果洛州首例通過電復律終止的無休止“室速”。這種方式共搶救30余例鄉縣轉診的危重型“心律失?!焙汀凹毙孕募」K馈薄?/p>
圖為邱筱煒正在為患者診治。上海市援青干部聯絡組供圖
心電中心建設后也承擔起果洛州先心病篩查重任。青海高海拔地區是小兒先心病高發區。2020年始,邱筱煒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合作,深入鄉縣進行篩查。初步篩查后的一批患兒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完成免費手術治療。首期完成先心病篩查500余例。
2020年,邱筱煒前往牧區篩查先心病時,一位14歲的藏族女孩守在家門口等著醫生們的到來。“你平常有不舒服的情況嗎?怎么會主動來檢查呢?”邱筱煒對孩子提出了疑問?!拔也恢溃液推渌∨笥巡灰粯?,我不能上體育課,一運動就會喘。”經過檢查,邱筱煒發現女孩患有“動脈導管未閉”,在晚期可發生嚴重紫紺,甚至是心力衰竭。在初步篩查后,女孩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完成免費手術治療。
三年來,邱筱煒聽到過最多的一句藏語便是“掛真切(藏語,意為謝謝),曼巴(藏語,意為醫生)。”邱筱煒用全身心的投入,獲得了當地同行和牧民群眾的認可。
“這三年我也成長和收獲了很多,剛來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做點什么有益的事情,比如在這里開展一些比較有難度的手術之類,但其實這是不實際的,相對來說這里醫療基礎薄弱,不具備開展心血管介入手術的條件,對當地醫院來說,從基礎抓起,提高急危重癥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能夠保障這些病人在家門口看好病,也是當地群眾最實在的需求?!鼻耋銦樥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人民幸福生活】上海援青醫者:“我的心第一次感覺和高原貼得這么近”
用整整40瓶鹽水清洗腹腔、醫教研造福一方、打造一支技術精良外科團隊……7月,上海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即將結束援青生活。[詳細] -
浙江援青醫生陳水芳:多做好事善事
“留給我們奉獻高原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援青時光,把最好的經歷和技術留給青海,做一個有情懷、有價值的援青人。”浙江醫療援青專家、海西州人民醫院院長陳水芳日前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詳細] -
上海援青醫生仁心仁術造福民眾 藏族卓瑪千里尋醫
援青(青海)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和醫者仁心贏得了青海民眾的信賴,即使已經回到上海,依舊被藏族民眾記在心中。[詳細]